第四届广州国际藏书票暨小版画双年展

第四届广州国际藏书票暨小版画双年展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 承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展艺术家:收藏家开幕时间:2016-11-24 10:00策 展 人:郑星球学术主持:胡斌 邓耀明指导单位:广东省文化厅学术支持:《美术》杂志 《中国版画》杂志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版画...

活动机构:广州美术学院
活动时间:2016年11月24日-2016年12月03日
活动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
报名费用:免费
报名人数:3 学员

报名参与   登陆后立即报名,马上 登陆注册
  点击分享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单位:
        1. 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 承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 参展艺术家:
        3. 收藏家

        开幕时间:2016-11-24 10:00

        策 展 人:郑星球

        学术主持:胡斌 邓耀明

        指导单位:广东省文化厅

        学术支持:《美术》杂志 《中国版画》杂志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

        顾问:许钦松 郑爽

        组委会主席:黎明

        副主席:黄启明 王永 陈雅丹 沈延祥 齐凤阁 林蓝

        展品组织:吴文洁 温萍萍

        展览设计:陈华辉

        传播教育:薛燕 何小特 杜倩盈 李欣蕾 张翔 徐静

        展览实施:谢伟航 林朝阳 吴国明 张耀忠

        展览助理:吴蕙儿 尹君儒 洪曼娜


        前言一

        黎 明

        中国版画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它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近现代,它又被当作非常重要的宣传与战斗的武器,并因为特殊的社会和艺术境域而铸就了极具本土特色的品质。及至当代,版画的种类变得极为丰富,技术语言和思想取向亦显得非常多元,而就在近些年,版画又重新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学术探讨和民间收藏都日趋活跃。故而,在此时刻,举办“广州国际藏书票暨小版画双年展”是极具前瞻性和重要意义的。

        众所周知,藏书票是一门形式独特的艺术,是版画的一个分支,画幅精微,却包罗万象。在追求大制作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当代美术圈,提倡精致、典雅的艺术趣味尤为难得。藏书票和小版画让艺术家们将精力倾注于方寸之间,更加集中、明确地展现自身的思想、才能和技艺,同时也让人们感受一种在喧嚣的尘世中难觅其踪的可读、可赏、可品的艺术格调,对作者和观者双方均能够起到涤荡心灵、提升境界之良效。

        再则,藏书票和书籍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使得其信息含量和文化外延得以极大扩展。可以说,藏书票是引导我们进入到五彩缤纷的图书世界的视觉窗口,而其本身的特殊形式也让我们得以体察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学科的文化轨迹和独特魅力。

        正因为藏书票和书籍的这种联系,它连通了美术学院版画、插画、书籍装帧等多个专业,更为重要的是,它与众多自然与人文科学的阅读产生了广泛的关联。在学院日益重视多学科发展以及跨学科建设的今天,我们设置藏书票的创作门类以及举办相关的展示、交流活动对于学院的学科发展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推动。

        近年来,藏书票与小版画的国际交流和研究活动日渐活跃,并有往东方迁移的趋势。今年11月,“第四届广州国际藏书票暨小版画双年展”将如期在广州美术学院举办,这是建立在以往各届展览基础上,努力打造该领域高端国际品牌的又一次行动。本届展览结合当前实际,以学术交流形式实践我国“一带一路”国际战略,让藏书票和版画成为连接东西情谊的纽带。在展览的结构上,除了入选和获奖作品,还特别加入了中国早期珍贵的名人名家藏书票专题,以呈现出这一文化现象的历史渊源。而展示的形式,也力图体现藏书票、版画与书籍的关系,让这一综合艺术的观感变得立体起来。

        在合作方面,广州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和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作为主办单位,并继续邀请广东省文化厅作为指导单位。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广州美术学院对此双年展非常重视,将其列入“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规划项目,拨付专项经费投入筹备工作。此外,本项目还得到了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本院美术馆、版画系、科研处、教务处、国际交流处以及全国各大美术院校、相关版画群体和诸多国内外研究专家的大力支持。正因为有这么多机构和同仁的齐心协力,这样一项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盛事才能圆满呈现,以此累积下去,它必将对中国艺术格局和学院教育结构发展形成深远的影响力。那么,就让我们携手一道,以饱满的热情继续推进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吧!

        2016年10月16日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前言二

        以书为媒--写给第四届广州国际藏书票暨小版画双年展

        陈平原

        既不是画家,也不是艺术史家,我只是个喜欢图像的读书人。很遗憾,我的“读图”,更多地倾向于“自娱”或“证史”。如此业余状态,为何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就因我固执地认为,在所有艺术形式中,版画与书籍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所有读书人,爱屋及乌,必定天生地亲近版画以及作为其分支的藏书票。

        今日的版画(无论大小)及藏书票,其实早已走出书籍附庸,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形式,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可是,我还是希望他/她不忘初心,“常回家看看”——那里有更为广袤的沃土,也有更为庞大的受众。

        数据库及电子书的迅速崛起,迫使正走下坡路的纸质书一路减负,主要功能由传递知识转为凸显美感。越来越精致的图书(包括书籍装帧),就其沉潜把玩的阅读趣味而言,与欣赏藏书票与小版画,其实是相通的。我相信,未来热情拥抱藏书票与小版画的,很可能由艺术爱好者,逐渐拓展到更为广泛的“爱书人”。

        这其实也是藏书票与小版画的形式决定的——面积小,境界深,更适合于书斋把玩,而不仅是展览馆陈列。这让我想起汪曾祺小说的接受史——上世纪八十年代,习惯于呼唤史诗的文学批评界,面对如此精致的作品,感叹“虽好又小,虽小又好”。在作家,那是有意的追求——“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泰山片石》);在读者,则必须逐渐适应——精致与灵性,同样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以小博大,以有限写无限,纳须弥于芥子,这本是中国诗、中国画的共同特点,也是藏书票与小版画成功的奥秘所在。

        重返书斋,与爱书人、读书人亲密交谈,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里的“书”,代表人类的整体知识(尤其是人文学),混沌、芜杂但大气。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众多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文学艺术家,往往技巧娴熟,但元气氤氲不足。这与学院教育中突出技术性,而相对忽略人文性有关。

        当下中国,综合大学的问题在于缺少合格的艺术教育(含艺术史课程),而美术学院则必须直面眼光狭隘的局限。在人文教育中凸显审美趣味的培养,以及让“美术”重新获得人文的视野与境界,二者相向而行,对双方都是亟需的。在这个意义上,以书为媒,让艺术与人文相互穿越,走出各自的藩篱,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挥洒才华,我以为必要且可能。

        2016年10月10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前言三

        重建一种与精微文化的亲密关系

        胡斌

        在电子阅读越来越盛行的时代,藏书票带给我们一种久违的书卷气息。我们知道,藏书票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综合艺术,经由这个介质,连接起票主、画家、书籍等几者之间的关系。因为,藏书票兼具欣赏性和实用性,它需要具备这样几个因素,如票主身份信息、较小的尺幅、图文并茂的形式以及通用的“EX LIBRIS”字样等。它是藏书者收藏的一种标记,体现出读书、爱书、藏书的知识智趣;它还是交互产生的结果。正如美国版画家洛克威尔•肯特所说:“藏书票是票主的人生缩影,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目标。每一枚作品都是票主本人和画家共同合作所产生的私密的化学反应。”藏书票还可以用以结友,在交换中产生交流和情谊。

        在功用上,藏书票类似藏书印,但是又远比藏书印丰富。在媒介形式上,藏书票以版画为主,但是它又不是独立的版画创作,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材料的多元化,手绘、电脑制作等也参与其中。而对它的关注与研究虽不算多,但从民国的文学家叶灵凤到现代版画的创作者或研究者李桦、梁栋、李允经等都有涉猎。总之,它是一种有着历史渊源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珍视和挖掘。

        正因为如此,业界的有识之士力图以一项持续性的展事——广州国际藏书票暨小版画双年展,对这一超越了地域界限的文化事物作进一步的推动。透过这个展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藏书票在当今世界的发展状貌。动植物、地域风情、历史人物故事与遗迹、以及各种富有想象力的魔幻场景成为藏书票表达的主要内容,而在技法和表达形式上也变得极其丰富。虽然从藏书票的要素来说,因为时代语境的变化,现今的不少创作难以具备那么密切的与票主及书籍的关系,但是这些藏书票像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微型的文化驿站,经由它们而产生与当下知识世界以及过往历史韵事的幽深勾连。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尺幅的限制,它们的制作都非常的细腻和讲究,让我们在一个艺术快餐化的时代体会到难得的精微文化的温度,而这种品质原本长期存在于我们的传统之中。再则,也许正是从精微文化的角度以及与藏书票相关的媒介渊源出发,展览将藏书票和小版画并列展出。小版画不是大制作,依旧细腻和讲究,不过独立性更强,题材也更为多样。如此构成一个别具一格的双年展,以区别于那些艺术创作越来越大、患有“艺术惯性巨人症”的双年展。我想,以此重建一种与精微文化的亲密关系,这正是拥有“纸上宝石”“书上蝴蝶”“版画珍珠”美誉的藏书票以及同样精巧的“微型艺术”小版画所必然带给我们的深切体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