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中的“非形象”_研究室计划(第三回)

运行中的“非形象”_研究室计划(第三回)

研究室计划(第三回):“运行中的‘非形象’”参展艺术家:陈若冰、陈文骥、迟群、董大为、傅文俊、何癸锐、简策、姜吉安、李迪、李磊、梁铨、梁远苇、廖建华、林菁菁、刘俐蕴、刘麟瑶、刘商英、刘韡、刘旭光、卢征远、马路、马树青、马永强、孟禄丁、钱佳华、钦君、苏艺、谭平、汪建伟、王豪、王剑、王一、王易罡、闫博、...

活动时间:2016年05月15日-2016年06月16日
活动地点:北京正观美术馆(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25号一得阁三层)
报名费用:免费
报名人数:2 学员

报名参与   登陆后立即报名,马上 登陆注册
  点击分享

研究室计划(第三回):“运行中的‘非形象’”


参展艺术家:陈若冰、陈文骥、迟群、董大为、傅文俊、何癸锐、简策、姜吉安、李迪、李磊、梁铨、梁远苇、廖建华、林菁菁、刘俐蕴、刘麟瑶、刘商英、刘韡、刘旭光、卢征远、马路、马树青、马永强、孟禄丁、钱佳华、钦君、苏艺、谭平、汪建伟、王豪、王剑、王一、王易罡、闫博、颜磊、一山、展望、赵旭、张方白、张伟、张羽、庄卫美。


2016年5月15日由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王萌先生策划的研究室计划(第三回)将推出【运行中的“非形象”】在北京正观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出品人正观美术馆馆长孙志中、展览总监行政馆长张春滟。研究室行动将分为“研究室策展导论”、“研究室行动”和“研究室学术报告”三个进程。第三回研究室行动推出【运行中的“非形象”】,描述从抽象到观念这个系统的基本情况,分为“抽象性非形象”和“观念性非形象”,也包括两者之间在“运行”层面的“交感互动”,而不仅是区隔。


策展人王萌提出面对正在运行的“非形象”艺术,需要直面从抽象到观念的系统,一是尊重艺术史上1911年第一张抽象绘画的诞生及其在“艺术观念”层面所引发的续动;二是尊重20世纪60年代末“观念艺术”爆发的思潮,从其发生语境到演变扩散进而对于当代艺术系统“动力机制”的提供。在交互的线索和动态中,“抽象”提供了“非形象”艺术的视觉形态,“观念”支撑了当代艺术的作品在“非形象”视觉中的“可以”,而在视觉形态和生效语境的艺术史之后,艺术家个体的工作语境及其发生点和对应面又在哪种具体的活力领域提供了个体独立的价值,从而激活了历史的线索导入今天的运行轨道和基本界面?面对今天21世纪艺术的基本状况和艺术家具体的工作语境,“非形象”艺术的运行到底是在一种什么样的运行机制下?这就需要进行一次“研究室策展”的动向追踪。与此相关的问题可能包括:

 

1,从抽象到观念的系统是如何交互的;

2,作品在“观念”(泛观念、类观念、反观念的观念、隐形的观念等多元形态)间架结构系统内的“个体语境”及其活力点;

3,物的转化和发生逻辑:处于时间进程中的事物、悬而未决的事物状态、对“物”的发问、开放性选择与对外开放的提示、“形”产生的模式、成型(或形)之物、不确定的“物”及其各种可能……;

4,视觉和结构上的“高冷调”、笔触和画面溢出的“情绪温度”是如何运行的,或与个体的瞬间情绪是怎样相通的;

5,观念之后的语言生成及其“相交性”;

6,物质性、介质及其电子媒介的参与意义;

7,可能的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