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若隐若现》——速写向创作转换

展讯 |《若隐若现》——速写向创作转换

前言速写作为山水画创作的素材收集手段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直观性与敏感性都对写生者提供了一种最为有效的捕捉途径。而速写的便捷性更是可以使山水专业方向的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步领会中国山水画中独特的“鸟瞰”和“游观”式的观察模式。而作为训练方法之一,现场速写都极为有效地体现对自然造型的概括、取舍以...

活动机构:比玉堂
活动时间:2018年05月18日-2018年05月28日
活动地点: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图书馆一楼展厅
报名费用:免费
报名人数:1 学员

报名参与   登陆后立即报名,马上 登陆注册
  点击分享

2018/05/5afe51a35a7ed5100.jpg


前言


速写作为山水画创作的素材收集手段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直观性与敏感性都对写生者提供了一种最为有效的捕捉途径。而速写的便捷性更是可以使山水专业方向的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步领会中国山水画中独特的“鸟瞰”和“游观”式的观察模式。


而作为训练方法之一,现场速写都极为有效地体现对自然造型的概括、取舍以及重新安排布局的思维重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创作思维延伸与拓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且对改变当下美术学院学生固有的以焦点透视为准则的观察习惯,锻炼多维度的创作思维都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由于当下艺考大环境的趋使,所有艺考学生普遍由西式绘画的训练方式入门并被招生入学,习惯以焦点透视的方式观察和再现对象,考入中国画学院的学生也不例外。


而这些被焦点透视所指引的山水专业方向的学生在下乡写生课程中,由于长期的观察方法错位,其写生已经沦为了一种“对景照搬”的状态而不自知,对中国山水画视觉获取的独特性视而不见,更不会以“游观”的方式去观照自然。


“对景照搬”极易陷入一种以视觉所见为蓝本摹写的境地,根本无法涉及“迁想妙得”的境地,其思维被景物所牵制,成为被动“摹写”的实施者。一旦视觉与思维都被景物所牵绊,其创作意念必然受到遏制,无法实现中国山水画“神游千里”与“心游万物”的创作要义。对景摹写必计较于一树一石之形态、一景一地之状貌,无法驱使心眼而窥山川,更无法体现千里江山之壮美,不解决这个问题,山水画的学习就难以真正入门,这对后期创作课的实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速写向创作转换”是中国画学院2017年申报并且获批的省级教学改课课题之一,由从事中国山水画教学与创作的刘文东、陈伟明、杨峻三位老师为骨干,以中国画学院2014级山水画专业方向的十四名同学为课题组成员。


课题建设的目的是以一种针对性的方案改变学生对景物固定视点的观察习惯,引导他们对自然景观的观察获取以整体把握为切入,强调“目识心记”的重要性,从而实现以中国山水画的专业视角体察自然景观的课题目的。


课题计划要实现的目标有以下四点:


1、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形象分析、挪移与增减处理,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山水画的观察方法,意识到“三远法”与焦点透视的差异,认识“鸟瞰”与“心眼”的要义,逐渐掌握如何将自然景物按照自己的意图有效重新组织成画面的能力。


2、掌握速写过程中的选择要素,抓住重点突出的形象特征,强调取舍与重组的重要性。通过有目的性的练习掌握对关键景物的观察和表现方式,真正理解“取”与“舍”之间的辩证关系。


3、指导学生及时对速写进行笔墨转换,检验自身对笔墨结构的重组与驾驭的能力,并在转换过程中重新审视速写对形象获取的特征把握,加深理解速写如何为山水画服务的认识。


4、引导学生养成“游观记忆”的观察习惯,掌握对大型景观的默写与重构能力;并从速写过渡到半默写、默写,结合相对应的笔墨练习,将速写收集到的素材“盘活”,逐渐向创作过渡。


通过速写对创作的转换锻炼,使山水画专业方向的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专业的眼光(心眼)去体察自然山川的神貌与内在,并养成“目识心记”的观察与收集素材的习惯,最终掌握对景物重构的能力。


由于学生大都已经形成了以焦点透视的“再现式”观察,因此转换的重点在于改变写生中“因景而取”的透视视角与被动观察的习惯,首先是要求先画一棵树或局部的一处景,然后再换一个角度继续添加另一棵树或将景补充完整的办法,引导学生对不同空间的景物并置在同一画面的结果认同,从而认知另一种观察与记录的途径,习惯于对不同角度的建筑或山峰进行画面再组织……使学生逐渐习惯并掌握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而吐纳于胸”的“游观”式独特观照方法。


“速写向创作转换”课题建设期为一年,经三位老师研究决定利用异地写生课程的时间将课题建设分三个阶段融入到教学当中。根据异地教学的地点将第一阶段的对景写生教学定在河北苍岩山,由陈伟明老师负责,主要完成学生对景塑形与笔墨如何衍生意境的练习;


第二阶段定在四川峨眉山,由杨峻老师负责,主要训练学生将速写所收集的素材转换成笔墨形象的能力;第三阶段教学地点定在广西侗族自治区的程阳八寨,由刘文东老师负责,主要任务是将速写搜集到的素材进行重新组合布局,完成一张具有明确创作意味的作品。


实施建设方案的前奏是在下乡前先引导学生通过对自然景物、西洋风景画和传统山水画的对比分析,体会传统山水画在景观的获取方式与画面章法的经营理念,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山水画特有的”三远法“的浅层理解;


第二步是在下乡写生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笔墨塑形的能力与造境的经验获得;第三步是通过有目的的速写、默写练习逐渐形成对景物取舍的意识与对细节的选取,并在速写向创作的笔墨转换过程中认知中国山水画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方法和重构方式。


经过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与课题建设,十四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达到了课题所要完成的目标,提升了对景物选取的主动性与灵活性,逐步了解如何做到“取舍由心”的选择度;初步意识到“游观记忆”的重要性与“移步换景”的图式经营,并且不再局限于一景一地的描摹再现;能够利用速写素材进行笔墨转换,有意识强化笔墨对速写线条的置换重构,理解了速写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性。


教学大纲安排的异地教学四周时间与回校两周创作课是具有非常紧密的时效性贯彻,“速写向创作转换”课题融入教学使得学生在一种思维转换的模式下去思考、摸索并不断尝试地置换原有的视觉惯性;逐步从“对景描摹”进入“游观记忆”的形象记录,并初步形成对客观景象进行布局重构的意识与能力。


由于课题建设的时间只有一年,三位教师的很多教学想法只能浅尝即止;学生也一直处在转换与探索的路上,根据课题与教学的要求所完成的作业成果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幸运的是三位教师与十四位学生都充满了激情地投入到课题的建设当中,期间所碰撞出来的火星与思维惯性所形成的问题都在共同商榷的氛围中交集;


一年的时间无法完全改变多年所形成的习惯,但已经有所觉察与意识则是一种好的开端。或许培养学生形成具有视觉“大局”意识的“天下观”概念,这将是中国山水画创作向大气度拓展的基础与前提;也提供给学生对客观形象与主观形象相互对应与借鉴吸收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希望在这条探索路上的行者会再多一些……

 

中国画学院山水工作室主任:刘文东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