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张扬——广东当代艺术邀请展

适度张扬——广东当代艺术邀请展

参展艺术家:石磊  邓箭今  汪凌  罗奇  刘可  孙晓枫  何天泉  韩建宇  肖旭  谢莉斯  柯济鹏  吕青  肖映河  李旭彬  黄海清 &...

活动时间:2016年07月02日-2016年07月31日
活动地点:广州市广园快速路博汇路6号中森食博汇D区一楼
报名费用:免费
报名人数:3 学员

报名参与   登陆后立即报名,马上 登陆注册
  点击分享

参展艺术家:石磊  邓箭今  汪凌  罗奇  刘可  孙晓枫  何天泉  韩建宇  肖旭  谢莉斯  柯济鹏  吕青  肖映河  李旭彬  黄海清  陈文华  张弛  肖飞  邓中云  江衡

|展览作品|

《迟到的美丽悄然盛开》60cmX120cm+布上油画+2014年+罗奇
《迟到的美丽悄然盛开》60cmX120cm+布上油画+2014年+罗奇

《坏小孩系列NO.3》150x150cm  布面油画  2012  汪凌
《坏小孩系列NO.3》150x150cm 布面油画 2012 汪凌

《静物之四》100X77CM 布上油画  2016年  江衡
《静物之四》100X77CM 布上油画 2016年 江衡

《密闭空间No.9》80cmX95cm布面油画丙烯 2015年 谢莉斯
《密闭空间No.9》80cmX95cm布面油画丙烯 2015年 谢莉斯

《我梦想的和现实的》 2015年 材料:拉链,不锈钢,尺寸:160㎝×50㎝×40㎝  吕青
《我梦想的和现实的》 2015年 材料:拉链,不锈钢,尺寸:160㎝×50㎝×40㎝ 吕青

比爱情灿烂多十倍 80×60cm  布面油画  2010.08  邓箭今
比爱情灿烂多十倍 80×60cm 布面油画 2010.08 邓箭今

风景No2号60X135cm.2014   何天泉
风景No2号60X135cm.2014 何天泉

精灵+76X68cm+2010+石磊
精灵+76X68cm+2010+石磊

空线NO.13   62×127cm  纸本水墨  2015 孙晓枫
空线NO.13 62×127cm 纸本水墨 2015 孙晓枫

无限NO.201602 Infinite NO.201602      布面丙烯   120X150cm  2015  柯济鹏
无限NO.201602 Infinite NO.201602 布面丙烯 120X150cm 2015 柯济鹏

新兵马俑之今日新闻 No.1,装置,40㎝×40㎝×41㎝   2015年  邓中云
新兵马俑之今日新闻 No.1,装置,40㎝×40㎝×41㎝ 2015年 邓中云


|展览前言|

1999年我在上海参加马钦忠老师策划的“CHINA46--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及“90年代流行图像”的两个展览期间,上海的艺术氛围曾一度让我感动。虽然那时的展览活动并不算多,但比起广州,它的开放性、前沿性和对艺术的反应都很让我触动。

回到广州后,我即着手策划了1999年“广州艺术家之夜”。那时候,因为与广东美术馆的朋友联系比较密切,彼此间单纯且对艺术非常投入,沟通和交流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加之时任广东美术馆副馆长的王璜生先生以及研究部主任左正尧老师开明且开放地接受新理念的学术态度,在我的建议之下,广东美术馆举办了第一届广东新青年艺术大展“后生代与新世纪”。当时参与组织的人员有孙晓楓、林蓝、魏青吉和我,左正尧老师和陈映欣老师是那次展览的策展人。随后,我介绍了批评家王南溟先生于2000年策划举办的“艺术与社会--中国11位艺术家邀请展”也在广东美术馆拉开了帷幕,并随后也有了第二届、第三届的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如果一定要给广东当代艺术氛围的崛起与走高划一个分界线的话,毫无疑问的是2000年王璜生先生接替首任馆长林抗生先生成为广东美术馆馆长开始,广东当代艺术的发展在全国当代艺术发展30年的时间轴承里可谓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出现了大量具有历史影响力的展览如“中国·水墨实验20年”等,许多积极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艺术活动也在这一时期里如火如荼,比如广州艺术三年展。这个势头一直持续到2008年王璜生先生上任央美馆长。之后,相对于其他地方的艺术发展趋势,广州的当代艺术气氛开始出现明显的消寂。这种消寂的出现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地缘因素、政治因素等等,但归根结底,在于其政治环境与文化环境的根本性局限。当然,民营艺术机构如时代美术馆,53美术馆等一直不予余力的在推动着当代艺术的发展。

惯性上,许多人都在说广州是一个开放城市,比邻港澳,时尚气息浓烈,前沿开放视野开阔。是的,广州是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包容的城市,但这个城市对文化的保守与对生活的求新、即向往伪传统又怀揣“猎奇”的生活态度,被奇妙的混搭在一起,构成了这座城市特有的景观。这种景观的生长,归根于其深厚的文化根本性——务实的价值观所决定的意识认知结构;比邻港澳,贯通北上港台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其资源环境的外流趋势,以及随之而来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涵化和冲撞。

许多著名的批评家都曾有观点认为,这种奇特的“地缘姿色”,恰到好处地成为了驻守在广州的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和激发创作的灵感的最重要的途径。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在一种“自然的环境”中生发。在互联网普及,信息还未全球化,资讯没有构建成人类生活的大众化界面之前,的确如此。然而,广州的开放性与对于“开放”的接受程度、广东当代艺术的发展气氛以及广东当代艺术生态的全面性,相较于其它当代艺术发展城市,有如昨日黄花。

但这并不意味着,广州不存在优秀的艺术家,或者说,广州没有适合艺术创作的土壤。恰恰相反的是,广州有一批始终在坚持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广州艺术生态的缺失也让广州的艺术家们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位置,并让自己在艺术与生活找到了平衡点。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区域里,努力建构着适合自身艺术发展与坚持艺术创作的条件,并在某个层面上始终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生态模式就像广州繁华市区街头的“烂尾楼”,里面每一层都具备良好的生存发展条件和结构,每一个生活在里面的人都想尽办法打造满足自我的生存环境,而每一层又不尽相同。没有人介意这“烂尾楼”是否外观残破,是否硬件缺失,是否缺乏关注,它始终存在并在这个经济、交通、人潮永远不断流转的城市中产生着影响。这一点是许多不在广州生活的人所无法感知和体会到的。

此次展览是艺术厦门邀请展的一次延续,由20位来自广东的优秀当代艺术家参与的展览“适度张扬——广东当代艺术邀请展”,旨在通过一次跨越年龄模糊师承辈分关联的展览活动,呈现出广东当代艺术自上个世纪末发展至今的一个涵盖的界面。不可能完整,但,虽不一而足仍希望可以管中窥豹。当然,在当代艺术创作领域中广州还有不少的优秀者,因为人数的限制也未能一一参展,由此也希望这个展览将会带来另一个开始。

最后,我要感谢阎安博士及参展艺术家的大力支持,感谢心存理想给予艺术支持的赞助机构和图书设计者的无偿参与,没有他们,这个展览很难如期的举办。

|展览介绍|

“适度张扬”这个展览名字我十年前曾经用过,当时我初到广州,结识了不少这个城市的青年艺术家,在几番讨论之后,我们决定组织一场能够反映广东当代艺术家创作状态和水平的展览活动。感谢偏锋新艺术空间的王新友老师最后使这一想法得以实现。这使当时的“适度张扬”展览成为了第一个广东青年艺术家群体在北京的联展。

在我看来,“适度张扬”是广东当代艺术特有的地域性格。

与北方不同,这片地域同样有深厚的文化积累,有鲜明的城市性格,有良好的市民素养,有丰肥的市场基础,甚至有着很好的当代艺术的先行优势。但相比较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广东的当代艺术界始终表现得不温不火。这里不断出现着高水平有特点的当代艺术家,他们也频繁地参与着几乎所有的当代艺术大事件。但在创作中,在生活中,从未做过领头羊的他们却始终跟随着自己的节奏。

当代艺术的气质天生就是扩张和激进的,但是广东的当代艺术创作从没有过度的血腥、暴力和情色元素。他们的扩张性源自于生活而非臆想;源自于对美好的向往而非无病呻吟的形式;源自于对重建新世界的理想,而非对毁灭旧世界的冲动;源自于冷静的反思而非不负责任的抱怨。所以,这就使广东当代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中的张扬个性更具理性,而不以叛逆为目标和诉求。这在当下尤为可贵。

十年前策划“适度张扬”展览的时候,我只是一个刚离开校园的“小学生”现在却经历了高校教师、策展人、评论人、拍卖人、经纪人等等诸多身份,而广东的艺术家们仍然没有改变他们的节奏,不疾不徐而又坚定不移地做着他们一直在做的艺术。这正是广东当代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这次“适度张扬”的参展艺术家中有不少参加过第一届的“适度张扬”展览,除了他们之外,更新添了一些“大腕”级的艺术家。尽管如此,我仍将这个展览看成是广东青年艺术的一个群像,因为艺术作品是否年轻并不在于创作者的年龄,而在于创作者是否具有让作品焕发出勃勃生机的能力。

在策划这次展览的时候,我曾开玩笑地和大家说,也许我们会成为广东当代艺术十年展的前身。不过,看着这些艺术家的韧性,说不定还真有这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