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观看的自然•蔡拥华作品展

被观看的自然•蔡拥华作品展

被观看的自然•蔡拥华作品展蔡拥华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8 年生于广东澄海,1991 年 6 月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4 年 6 月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

活动机构:广州美术学院
活动时间:2018年12月19日-2018年12月27日
活动地点:广州市增城区图书馆
报名费用:免费
报名人数:3 学员

报名参与   登陆后立即报名,马上 登陆注册
  点击分享

2018/12/5c170cac2ddde9414.jpg

被观看的自然•蔡拥华作品展


2018/12/5c170cd61cb429767.jpg

蔡拥华

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68 年生于广东澄海,

1991 年 6 月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4 年 6 月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8/12/5c170d05b7d775249.jpg

桂绿湖畔


恢弘格局,文人情怀

——蔡拥华山水近作读后

李若晴(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东省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初见拥华兄,只觉此君飞扬俊逸,不羁洒脱,仿佛胸中丘壑万千,纵横捭阖,似非寻常之辈,令人顿生敬意却又临山却步。把臂既久,又觉此君性情温润,通透如玉,从容潇洒处又见柔和细腻,仿佛甘泉过罅,春风拂窗。


画如其人。


初观其画,但见笔墨纵横,构图大开大合,墨色对比分明,峻拔处幕天接地,天风浪浪,海山苍苍,重量感和力量感扑面而来,一派森然气象。然而仔细观之,其大手笔回寰转折之处,又不乏细致心绪,运斤工夫,奇峭之境与幽婉之笔巧妙结合,竟是清奇超逸,自有一种灵秀之气。


2018/12/5c170d3a513166381.jpg

潜龙古寺


艺术作品往往是个人气质的独特表达,有时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已经超越了技法层面而直指艺术家的内在。它是艺术家在长期的实践与创作过程中,不断锤炼自我而展示出来的一种整体面貌与气象。在作品里,技法与艺术表现语言不过是艺术家思想表达的工具,真正展现艺术高度的,却是作者精神层面的独特观照。


欣赏拥华兄的作品,或者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的,不是笔墨,而是格局;不止技巧,还有情怀。


拥华兄除了教书育人外,还担任过八年的广州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现在又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常年奔走于教学科研、学生课业、艺术传承、学术担当的教学管理第一线,让他对岭南艺术传承、当代艺术教育走向、艺术教育对大众的引导,有着使命般的责任性思考,这也撑大了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格局。体现在作品里,是起笔雄浑,溯高追远,是跌宕奇崛的高山林泉,又是苍郁悠远的岭南乡韵。


2018/12/5c170d51c29232152.jpg


而拥华兄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又让他不时能将自己从凡尘俗务里超拔出来。他近年来收藏了不少古碑拓片与砚石,经年累月地揣摩与把玩,在古代先贤的作品前参悟妙境,在斑驳奇崛的古碑世界里寻找灵感,在清波其光的砚石中细细打磨技与道的起承转合。


他对于传统山水之美的细腻感悟,滋养了一种久已失落的文人情怀,这情怀蕴含在作品里,是乡间石径的古朴可爱,是屋宇村落的情趣盎然,是深山幽树的简洁空灵。


文人情怀,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可宝贵的一种精神品格,并且由此而形成中国画清旷高古的独特品格。不过,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这一种品格被严密的西方现代教学体系击倒,并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一度偃旗息鼓,销声匿迹。


令人倍感欣慰的是,近年来已有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这一点,文人情怀又成为当前美术界一个热点话题,我们在拥华兄的作品中,也看到了这种久违的品格。


当然,他并非以怀旧的心态来建议回到从前。对他来说,传统并不意味着仅仅保存过去,也不应仅仅成为博物馆里的古物,而应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一种方式。只有这样,对于过去的思索,才会有益于今天的创新。


2018/12/5c170d730ecd17276.jpg


拥华兄真诚地景仰与学习传统中国画的各种技法以及蕴含其间的精神,又积极地从西方艺术中汲取有利于自己艺术发展的养分。近年来,他有意识地从传统中走出来,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把传统融会贯通到具有独特面貌并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中去。


事实上,近几十年来中国画改革与探索的过程已经表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突破,创造出既能延续中国画传统血脉又富于时代新貌的作品,仍然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画创作最为重要的任务。


拥华兄曾言:“艺术是心理感知的真诚表达,无法具体来解释,但要作品与观者之间产生共振,这样才会产生艺术的震撼力。”山水画通过笔墨来具体表达,又有超越笔墨的独特力量。


如果说中国绘画更多追求的是意境和哲思,那么我们在拥华兄作品里看到的格局和情怀,则是这种意境和哲思的精彩体现。从黄山的松涛瀑语、雁荡的奇幻神妙,到岭南的四大名山罗浮、西樵、鼎湖、丹霞的苍翠明净,拥华兄一路写来,笔墨渐工,画面愈加温润华茂、蕴藉深远,笔墨纵横的背后是才情的飞扬。


2018/12/5c170dab3ab837387.jpg

少华山


《招隐》诗云:“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雪停阴冈,丹葩肴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拥华兄的心中,应该也有一份这样的山水情怀与梦想,既然现实中难以实现,那么就在画中实现吧。


也正因为如此,他对于心灵的安放,比一般画家有着更强烈的渴望,也比普通画家更为珍惜创作的时间。他的许多作品,是在下班之后夜深人静之时完成的。每年寒暑假招生工作告一段落,他便乘着不多的几日闲暇,背着画板入山写生,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吧。


2018/12/5c170dc77a1907137.jpg

水墨南雁


我是见过太多动手不动脑的所谓劳模型画家,表面上看是全情投入,但人生经历单调,长年只在自己固有的图式里头打转,其艺术境界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伟大的作品,终归是产生于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之中,而不可能出现于个人小空间之内。身未经历风雨,心未承受磨砺,是不足以谈艺的。


拥华兄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的恢宏格局与文人情怀,在他天地氤氲的绘画世界里,我们既能感受到一种天真烂漫的笔墨情趣,更能感受到生命沉醉的力量。这也说明他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至于能否修炼成最上乘的“绝世武功”,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戊戌大雪于投笔斋


 2018/12/5c170de5add195806.jpg

鹤之洲


创作谈

文︱蔡拥华


2014年前后,我参加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广东四大名山”及“走进古村落”写生创作活动,开始系统接触岭南创作题材,经常到各地写生。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增城鹤之洲湿地公园邂逅那片枯而不倒的荔枝林,便立即被其打动:一道浅水光影斑驳,萋萋芳草之中,枯树苍劲的枝桠向上伸展,显示出时光流逝的沧桑和悲情,而其间不时长出的新枝,又似乎揭示了生命不死的永恒意蕴。那些舒展变化的形态,于黑白之间的轻灵仙韵,动静交替的仙风道骨,瞬间激发了我的创作冲动。


2018/12/5c170e17efa749759.jpg

春山如笑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鹤栖息于泉边林下,又时而飞逸而上,声震九天的形象,代表着中国古代文人的隐逸追求、生命意识,以及悲凉圣洁的情感指向,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深刻审美内涵的意象,也是众多艺术形式争相表现的对象。


面对鹤之洲的湖光木影,鹤的雍容意态,高雅格调和超逸神采,仿佛承载着历史和生命的意味,使眼前的景象与我产生了超越时空的链接,令我迸发出带有强烈个体审美意旨和精神体悟的艺术灵感,也脱生出我“鹤之洲”系列作品中“生命精神”这个创作母题。


2018/12/5c170e305a1395767.jpg

峰峦入莽苍


中国传统绘画以意境带动,以心造境,境由心生,每副作品都是创作者眼光和情怀的外化,是其心灵的要求。在传统绘画的价值体系中,宇宙不是机械的物质世界,而是健动不息的生命空间,一个人与万物彼摄互荡的广阔空间。


中国山水画创作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同样的深山飞瀑、古树寒潭,人人笔下皆有趣味,得益于似同而实异的表象下掩盖的带有鲜明个体特征的真实生命。


中国画家还把生命和绘画表现之理、宇宙创化之理、个体生命体验之理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画的表现超越狭隘的认知和生理的欲望,纯化为气脉贯通、虚实互生的艺术世界,从有限之物关照无限之旨趣,从而点化万物,提升性灵。


在我看来,“生命精神”实在是中国画家看待世界和表现世界的核心,也成就了今天我艺术创作的基调和表现方向。


2018/12/5c170e4b353e67998.jpg

润物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上述种种,皆得益于增城一方山水所涵养出的浓郁风情和深厚文化。愿此为起点,以期来日。


2018年12月9日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