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品格|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画教学作品展

学院品格|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画教学作品展

学院品格|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画教学作品展前  言        近代中国,“探寻一条在新的世界中体面生存下去的道路”(徐中约《近代中国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六版序)是最迫切的需求,促使有担当的中国画家自觉肩负起“启蒙”和“救亡”...

活动机构:广州美术学院
活动时间:2019年03月22日-2019年04月14日
活动地点:岭南美术馆(东莞市可园北路)1、2、3号展厅
报名费用:免费
报名人数:1 学员

报名参与   登陆后立即报名,马上 登陆注册
  点击分享

2019/03/5c931247f12e22245.jpg


学院品格|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画教学作品展


前  言


        近代中国,“探寻一条在新的世界中体面生存下去的道路”(徐中约《近代中国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六版序)是最迫切的需求,促使有担当的中国画家自觉肩负起“启蒙”和“救亡”两大历史重担,其中,中国画人物画在感合时代风云和体验民生疾苦的基础上展开了新的绘画创造,而这场最终改变中国近代美术史格局革命的大旗,由“两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从广东首先举起。


      “两高一陈”倡导“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绘画理念和形成的人物画新法,经由关山月先生带到了1953年建立的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和杨之光先生注重素描基础的人物画新画法一起,奠定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画教学的坚实基础。他们大量成功的创作推动了正在急剧变革中的中国画人物画的发展,并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画的教学和创作树立了标杆。而关山月、杨之光先生推动这场变革的手段是一样的:写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从中寻求笔墨发展的新可能,这种优良传统现已成为广州美院中国画学院的教学主张,也成为这个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开放系统的“源头活水”。


       及至90年代初,陈振国先生率先提出“岭南画学”的美术史概念,自觉对自身的学术渊源和教学传统进行梳理和总结,在专业建设思路上,提出了“四大基础”——造型基础、专业基础、创作基础、理论基础。1996年壁画专业的开办,中国画系对中国古代壁画及现代公共展示空间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客观上拓展了人物画教学的探索空间。在发扬前辈开创的良好格局基础上,自觉建构具有鲜明教学特色的中国画人物画教学体系,强化教学特色。


       随着教学实践深入和在中国文化复兴的时代大趋势下,王大鹏先生在“四大基础”上,加上了“书法基础”,发展成为“五大基础”。至此,广州美院中国画人物画的教学、创作完成了系统完备的学科体系和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的建构。


        回首历史,我们感佩前辈的高瞻远瞩,并向他们为此所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致敬,正是由于他们的付出,才使得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拥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中国画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爱岗敬业的人物画教学团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的教学发展之路,推动教学更新发展。此次展览,通过展示历任和现任教师作品、课徒稿,学生留校作品和在读学生的优秀作业,使中国画学院人物画教学和创作有一次阶段性小结,也是下一阶段思考的开启。感谢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美术馆,深圳的关山月美术馆、广东省关山月艺术基金会的支持,搭建这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中国画学院愿与同道一起,为推进中国画学科的发展共同努力。


张彦(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


                               2019年3月


参展部分艺术家作品欣赏



后 记


        1953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在武汉成立,于1958年南迁成立广州美术 学院,栉风沐雨、砥砺六十六载。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人物画教学经关山月,杨之光,陈振国,王大鹏四个历史时期,深耕广东丰饶的艺术沃土,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国人物画人才。


        2017年,广州美术学院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并提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本次在东莞岭南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学院品格——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画教学作品展》是中国画学院对教学评估工作后的教学反馈之一。借此展览回朔人物画教学历程,感悟前辈教师艰苦奋斗的开拓创业精神,审示当下教学状况以期发现存在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明确教学定位及厘清课程思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及时适应发展需要。


       李劲堃校长在评估工作会议上指出:根植于广东20世纪初作为中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交接点,尤其是作为中国绘画近现代转变重要发声者、影响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走向的深厚艺术积淀,广州美术学院融汇了岭南艺术精神、延安文艺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直面当代、立中研西、以古鉴今、尊师重教”的办学理念,“先学做人,再事丹青”的校训精神和“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以美术与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艺术学理论与人文教育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联动,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特色,培养了适应时代、锐意创新、长于实践、勇于担当的高水平艺术人才。


       本次教学展览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展馆展出历任人物画教学负责人、校聘人物画教授,中国画学院人物画教师,外聘人物画教师及早期中国画系教师的人物画作品文献图片资料;第二展馆分别介绍人物画工作室现任四位教师的四个专业课程;第三展馆展示精选课徒稿,历届学生的专业课程留校作业,教材文献。


      凡事总有机缘,清代广东最重要的两位画家:居廉、居巢于 1856 年辞官回粤后曾客居东莞张敬修家的可园,其时园内遍栽花草,兄弟二人对景写生,创作甚丰。高剑父兄弟、陈树人等皆出其门下。 “二居” 以珠江河畔的生活体验和崇尚自然的创作态度描绘出大量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的作品,其人品与画风,对岭南画派的诞生和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二居”客居“可园”生发没骨花鸟开创岭南特色撞水撞粉技法至关山月、杨之光发心于莫高窟对人物无骨画法的探索,现今可园博物馆成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实习基地,每年提供一个展期予中国画学院,以上这些或许可以理解为是文脉的延续。


林霖(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工作室主任)


2019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