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百年 | 21大家】漫画家廖冰兄

时间:2017-07-08 10:19    机构:小泽画室     点击分享

【广东美术百年 | 21大家】漫画家廖冰兄


廖冰兄

(1915—2006)

原名东生,祖籍广西象州县,生于广州。擅长漫画,1938 年在广州举办“廖冰兄抗战连环漫画展”,1946年举办“猫国春秋漫画展”。曾连续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荣获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成就奖,文化部第三届造型艺术成就奖。代表作品有20 世纪40 年代连环漫画《猫国春秋》,50 年代漫画《智公移山》,作品《自嘲》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质奖章、广东省首届鲁迅文艺基金奖。出版有《冰兄漫画作品选》《中国漫画书系——廖冰兄卷》等。



漫画家廖冰兄

迟 轲


1800年前,汉代画像石的一个角落里,画着暴君夏桀手举武器,骑在两个妇女的背上的奇怪的形象。由民间工匠完成的这幅图画,也许是最早采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对于残暴统治表示不满的带有社会批评性的漫画作品。同时代另一个墓室壁画里的《二桃杀三士》,画着三个自以为有功的将军,为了争夺权力和荣誉而互相残杀。他们愚蠢而又骄傲的神态,由于夸张的表现,给人以可笑而又可鄙的印象。


禁鸣    廖冰兄

漫画    64cm×83.5cm

1945年

广东美术馆藏


在汉王朝的压制下,偷偷写成的《史记》一书中,悲愤的作者,特别赞颂了那些作为宫廷玩物的小丑们,如何勇敢地用“玩笑”的方法去批评皇帝的背信弃义。因为,在皇帝眼里,为国家效力的功臣们,还不如他的一匹马更值得重视。

在中国人民的性格深处,笑,不仅是乐观的表示,也是一种批评的武器。在群众性的艺术中,诙谐与滑稽正是人民性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从2000年前一件小陶塑《说书俑》的形象里,看到那个敲着小鼓的说书人,是用多么机智而又诙谐的笑容去感染观众们。

可是,廖冰兄却常常说,他的漫画不是为了让人们发笑的。尽管我们不能同意他的说法,因为他是具有幽默的天性的。但,我们却能了解他的心情;因为,时代和经历常使他不能不陷入严肃的深思。

正像伟大的作家鲁迅说过的,长久以来,古代文人的画家们很少画漫画。他们把绘画看得过于“高雅”,把它只限制在温和的抒情领域里,或许也是太多地受了孔夫子“温柔敦厚”的教育影响。但,在民间艺术中,讽刺的笑声,却是从来没有断绝过。新年的年画里,就有类似漫画的作品。例如,画上的人物正在把脑袋削尖,为了更好地钻进上层社会;或是画着官员坐着轿子出游,不过他和他的侍从们,全都是一群大耳尖嘴的老鼠……至于民间戏曲里的丑角,说唱艺术里的“相声”,更是借助于滑稽和幽默的表演,在笑声中表达了人民自发地民主的精神。

来自社会下层的廖冰兄,正是深深地感受人民的这种民主精神和乐观的气质。


标准奴才    廖冰兄

漫画    36cm×46cm

1936年

广东美术馆藏


像世界上许多漫画家一样,廖冰兄也是一个自学成功的画家,他没有进过专门的美术学校。这,首先是由于贫困。

1915年他出生在广州一个贫苦的手工业家庭里,小的时候就帮家里编织麻鞋。父亲死得早,接着母亲因精神病进了疯人院。六岁的妹妹廖冰,曾给财主家做婢女,还不许和他见面。他深爱他的妹妹,以致把自己的名字改做“廖冰兄”,一直用到今天,9岁的时候,祖母受诬陷被关进过监狱,他常到那种非人的地狱里去探望祖母,由于拖欠房租,他还曾被房东赶到街上去,成了一个流浪的孤儿……

可是,这样悲惨的童年生活,竟没有压制住他的爱美的天性。民间的玩具、木版年画,是他最初的美术滋养。民间的戏曲、小说是他最早的文学粮食。他后来在漫画中,常常配以方言民歌式的生动的题辞,深入浅出,风趣横生,正是早年修养的所得。像现代中国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家一样,这种早年的民间传统的影响,不仅给我们的艺术风格染上了浓重的民族色彩,而且使他们和人民,在情感上建立了解脱不开的纽带。

20年代,广州建立了第一所美术学校。幼小的廖冰兄,常徘徊在校门口,羡慕地看着那些大学生们艺术家的风度,他甚至于为了取得可以在旁边观看他们画水彩风景的权利,一次一次地跑到河边,给他们换装洗笔的清水。


教授之餐    廖冰兄

漫画    59cm×39cm

1945年

广东美术馆藏


但,他终于进了免费的中等师范学校,接着就做了小学教师。和孩子们亲密相处,正像他迷恋民间玩具一样,培养了他的天真的情感和温柔的爱。不过严峻的生活和艰辛的艺术道路,使这种柔情转化为一种特殊的形态。细心的读者可以发觉,在他后来那些愤怒而辛辣的作品里,有时也流露出天真的诙谐,以及掩盖起来的温情,不过那已经是变了形的。当然他的画有时也带着伤感的气息,这也是生活的烙印,他也喜欢过伤感的抒情诗,包括中国古代的诗词以及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等人的作品。

和下层民众的接近,从事教育工作,使他觉得,艺术应该通俗化,应该有教育社会的责任,这一信念,他坚持了终生,18岁时他已经画漫画投稿,30年代发表在上海《时代漫画》上的一些作品,虽然以趣味(幽默)为主,也常反映出一种(尽管并不深刻)的人道精神。例如,为那些被解雇的工人申诉(《无情鸡》),或带着同情的幽默嘲笑拾取香烟头的人们(《香烟头的故事》)。


猫国春秋    廖冰兄

漫画    87cm×67.8cm

1945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抗日战争爆发,对画家来说,个人的困苦扩大成为了民族的受难。廖冰兄投身到抗日的宣传工作里去。他奔走在武汉、安徽、浙江、江西、广西、四川等地,画了大量的抗日宣传画,结识了当代比他更早成熟的一些作家和艺术家。火和血,加深了他对于生活的认识,促使他要求艺术参予更广阔的社会斗争。宣传和呼喊,教会了他创造一种鲜明易懂而又强烈有力的艺术语言。他的漫画的技巧和风格,在这样一个历史动荡的年代里,逐渐成熟。

日本投降,中国又处在一个历史转折的关头,要获取一个光明的民主的中国,就要扫荡积累了千年的封建恶习,这是中国落后衰弱受欺辱的根源。而国民党腐朽的官僚,正是这种恶势力的集中反映,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正在失业的廖冰兄,躲在重庆郊区山村一间破屋里,一面扇着冒烟的煤炉煮饭,一面靠在妻子和婴儿的病床旁边,画成了一百余幅漫画;为受苦的百姓和受难的知识分子控诉,揭露国民党官僚的专制独裁和他们横征暴敛贪污腐化的诸般罪恶,同时反映广大人民的深重苦难以及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斗争。这个以《猫国春秋》为名的漫画展览,在重庆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不但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和著名的进步者——如闻一多、郭沫若,给以热情的支持,甚至在重庆美国驻华大使馆任文化专员的费正清夫人都提议把这些漫画送到美国去展览。可是,很快这些作品就受到反动当局的禁止,当然也未能到国外展出。


肥鸭闲吟图    廖冰兄

漫画    99cm×68cm

1984年

广东美术馆藏


以幽默而著称的名作家老舍,这时在自己的一部小说《猫城记》的序言上说:他喜欢笑,可是中国的现实愈来愈使他笑不出来,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地区,的确到处是烧焦了的土地和荒芜的田野,满天是滚滚的乌云和刺骨的寒风。以《猫国春秋》(按:廖冰兄的《猫国春秋》与老舍的小说《猫城记》没有什么联系,也毫无相似之处。)为代表的这一批漫画,正是这个时期的反映。在展览会上,历史学家翦伯赞说:这些漫画,像孔子写《春秋》一样,是对于历史的裁判。版画家张漾兮说:看了这些画只觉心头重压话也不想说。像《燃血求知》这样的作品,确实使人惊异于画家对于现实黑暗感觉的敏锐和艺术构思的精深:迫切求知的青年,得不到任何营养,只能把自己的血当做燃料,照出微弱的光,借以读书。可是,灯油——血就要燃尽了,而各种剥削势力的蚊虫,还在叮住他不放。要求上进的青年一代,处在这样可悲的境地,中国还有希望吗?

中国是有希望的!新中国诞生了。

廖冰兄怀着真诚的喜悦的感激,迎接这个新的曙光,这是完全合乎他本人的和中国的历史逻辑的。1957年回顾他漫画生涯二十五年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开头两句说:

少小孤贫万辱侵,

人间何世听呻吟。

叙述了他在旧时代经历的苦难和屈辱,最后两句说:

而今沐浴光辉里,

把管勿忘卫盛平。

他是怀着真诚的热望,要为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是漫画家,漫画的特长是幽默中见讽刺,是批评的最好工具,是保持社会和集体的健康和进步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廖冰兄在50年代后期画的批评性漫画,主要是针对他所见到的教条主义的讽刺,对官僚主义的批评,当然,也是他不忍心让这些封建残余的病菌,沾染了他心爱的新社会的肌体。这些画,机智幽默,色彩明朗,充满了乐观的信心。新中国做了大量的社会改革,但,历史的进程是极其曲折的,而旧的,封建的意识当潜入一个新的肌体时,就像是获得了“抗药性”的病菌一样,又能够顽固地生存下去。因此,他用画笔进行了批评,客观地看,当时他所画的一些作品,是实事求是的批评。难道以“教条”压人的情况不存在吗?(《打雷》)难道完全听别人指挥是符合创作规律的吗?难道只许画“朝上的花朵”不是形而上学吗?可是,为了这样几张画,廖冰兄就在那次扩大打击面的运动中蒙受了不应有的惩罚。这惩罚竟使他整整20年间失去了画漫画的权利。


剪辫子    廖冰兄

漫画    135.2cm×43cm

1986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这20年间,他默默无闻地在一个木偶剧团里画布景,设计木偶的造型,又像他青年时期做小学教员时一样给孩子们服务了。不过,这一次却是躲在幕后。每天都有上百个观众(大多是孩子们)在他画的奇幻的仙境和可笑而又可爱的木偶形象面前,发出幸福的笑声,但很少有人知道谁是这些美的形象的创造者。

我想,廖冰兄在描绘那些天真的木偶娃娃的时候,仍然在严肃地思考着他关心的社会问题。当“文化革命”的浩劫到来之时,他比其他画家受的折磨更多。红卫兵夺取了他的助听器(他耳已聋),却偏要他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硬说他装聋,于是殴打也就更加狂暴。可是,他却并不像别人那么惊恐,似乎是曾想到过,这种恶梦式的灾难,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自嘲    廖冰兄

漫画    83cm×58cm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所以,在“四人帮”垮台以后,他毫不踌躇地立刻创造出一系列批判性的漫画。这些作品,比过去的漫画思想更深刻,艺术上也更为完美。当我看到《人机器》一画时,立刻想起20年前他画的《机器画家》。那时他讽刺某些领导人要求艺术家像机器一样,按照他操纵的电钮去画画,这样是很难产生有创造性的艺术品的。而20年后画的《人机器》一画中,一群没有头颅的人物,颈子上只有一条天线,完全受“女皇”江青的遥控,毫不思索地去捉人打人、放火、屠杀。这种好像是幻想出来的“鬼故事”一样的景象,却完全是历史的现实!

1979年底在广州举行的以廖冰兄为主的《六人漫画展》,观众之多,创造了美术展览会的空前纪录。拥挤的大厅里,不断爆发出笑声。人们在笑声中宣判了林彪、“四人帮”和种种丑恶事物的死刑。在笑声中称赞了画家的机智和勇敢。笑过之后他们将认识更多历史和社会人生的问题,他们将更有信心地向不良事物斗争,有的,也许还会陷入一种悲剧感的沉思。


也是武松    廖冰兄

漫画    42cm×58cm

1980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构成廖冰兄大多数漫画作品的中心内容,经常是对封建意识的痛恨,和对于民主思想的捍卫。他对林彪、“四人帮”批判的深刻性,正在于揭示出这一伙野心家建立法西斯专制的支柱之一,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他们推行毁灭文化的愚民政策(《现代野人》),像封建时代一样用体罚的强制手段,逼迫人们背诵唯一的圣典“小红书”(《返老还童》),他们死抱住封建世袭的“血统论”(《审鬼》、《梦降麟儿》),而可以无视法制任意制造冤案(《秦桧审干》),封建残余在文革时期的恶性发展,带来了种种流弊,无效率的官僚主义,文牍主义和政治空话(《长征》、《衣锦荣归》、《智公移山》),随着特权享受而来的逢迎和拍马(《抬轿》、《万有引力》),以及更加可怕的,只求保住官职,不问人民死生(《乌纱帽还在……》、《厕所即景》)。所有这些,都成了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障碍。

半个世纪中,廖冰兄用他的漫画,刺向封建势力及其残余思想。他渴望着完美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实现。虽然遭受了多次的挫折,却没有失去勇气。三中全会新的局面,现代化的宏伟远景使他有了更强的信心,因为,一个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大希望的,新的时代开始了。

廖冰兄漫画的幽默,是中国式的幽默,比较含蓄和曲折。他喜欢用民间的谚语或戏曲故事作为素材或标题。有时也题上一首民歌式的短诗或通俗的古体诗,使中国的老百姓感到易懂而亲切。“占着厕所不拉屎”是形容霸占职位不工作的一句成语。最初,他想画一个木头人蹲在里边,后来索性改成一条生了菌子的烂木头,却戴着一顶干部帽,因为孔子早就用“朽木”形容过无用的人。至于清官“包公”、奸臣“秦桧”、敢于反抗的“孙悟空”,更是长久流传在民间的人物,他们在批判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时代扮演了新的角色,特别增加了引人发笑的力量。

在艺术上十分谦逊的廖冰兄,常常认为他自己的技巧不足,比不上同代的许多漫画家——张光宇、叶浅予等人,特别是早期张光宇的作品,和叶浅予的漫画给了他很多的教益。外国的画家中,墨西哥的里维拉、和里维拉的学生哥瓦罗比亚斯的作品,也给他较多的借鉴。但是,只要人们看一看中国民间戏曲人物装饰性的化妆,看一看民间年画中夸张的造型,粗重的线条和简明的轮廓;看一看民间玩具中那种鲜明而愉快的色彩,和天真有趣的神态,还有传统的水墨画的富有变化的线条。立刻就会发现,他的艺术技巧的真正的源泉,还是来自民间艺术和民族艺术的传统之中。尽管他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运用多种不同的技巧。《禁鸣》像是精密的油画,《自嘲》像是中国的文人画,《杞人忧春》像是幼稚的儿童画,《擦呀、洗呀》好像是立体派的版画。然而,整个看来,他的画具有一个总的特色,一种有民间色彩的通俗易懂的大众艺术的风格。

他关心的问题是中国特有的社会问题。

他的幽默感和喜剧性,是中国式的幽默和喜剧。

他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风格。这是廖冰兄漫画给人的最突出一个印象。



选自《广东百年美术理论文集》


上一篇:昨天,无数广美学子向这个“帅胡子”告白
下一篇:比玉堂 | 这是一篇没有标题的推文~~
资讯_艺术课堂 老师_艺术课堂 作品_艺术课堂 活动_艺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