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0件雕塑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全部展厅内外空间,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时间:2017-09-16 11:02    机构:向日葵美术工作室     点击分享

近600件雕塑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全部展厅内外空间,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9月6日起,走进“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的观众,将会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与现实交织,百年的创造在新时代延伸……展览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雕塑艺术为切入点,对中国美术馆馆藏及当代创作雕塑作品进行了系统梳理,此展与9月7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长春世界雕塑大会遥相呼应,立体呈现了中国雕塑百年来蔚为壮观的成果。“不忘初心,雕塑伟大时代”,中国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学术总主持吴为山说,几代中国雕塑家以信念和刻痕铸就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创造了无数经典,这温度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阿炳(雕塑)2004年 钱绍武


规模最大的中国雕塑历史巡礼


由于体量庞大、不易运输等因素,雕塑作品的集中展示往往受限。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此次展览堪称迄今以来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雕塑展,共涉及316位雕塑艺术家的590件精品力作。其中约300件遴选自中国美术馆几千件馆藏作品,构成了展览的主要部分;有62件借展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广东美术馆、广州雕塑院、广州美术学院、安徽省博物院、香港大学;其余200余件优秀作品来自老、中、青当代雕塑艺术家。


吴为山介绍,经过几轮的反复讨论与斟酌,最终确定了此次展览的结构,分为七大板块。展览以美术馆圆厅内展现重大题材的主题雕塑为开端,构成了第一个“砥砺铭史”板块。代表作品有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孙中山总理铜像》(江小鹣)、《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刘开渠),表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以及近年来的《国家公祭纪念碑——南京大屠杀大型组雕》等一系列经典和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现实题材创作,不仅以艺术雕刻了历史,也展现了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中国精神。


走向世界(雕塑)1985年 田金铎 中国美术馆藏


此外,“塑魂立人”板块聚焦肖像人物雕塑,深度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探索雕塑艺术本体层面的现代转型;“时代丰碑”板块呈现了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变迁;“匠心着意”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展现民间雕塑工艺作品;“多元交响”放眼改革开放以来雕塑领域的多元创造;“文心写意”旨在探讨中国写意精神在雕塑艺术创作中的延展;“溯源追梦”展示的是从1915年到2017年出版的与雕塑相关的部分杂志、书籍、画册,展现了百年来中国雕塑界对中外雕塑家及其作品的研究与传播。


作品涵盖范围如此广泛,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在看过展览后评价“这是标准的一部从20世纪至今的雕塑发展史”。美术理论家孙振华也表示,此次展览把近百年来的中国现代雕塑做了一个历史性的巡礼,这在中国雕塑史上是第一次,“中国现代雕塑告别了传统的工匠系列,除了引进西方的雕塑观念、语言外,还引进了一套现代雕塑教育制度和展示制度,并作为一个审美样式在中国发展,从此中国雕塑翻开了新的一页,这是审美的自觉,也是文化的自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大型组雕·家破人亡(雕塑) 吴为山 


几大亮点凸显展览品质


除了作品数量多、质量高,且规模庞大、系统全面外,此次展览还有很多吸引眼球的亮点。


首先,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美术馆一楼整个前厅、圆厅都被高精度投影覆盖,与天安门相望五十九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在此得以完整呈现。为了此次展示,中国美术馆通过申请,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进行了3D扫描以获取精确数据,再通过3D打印技术,在展厅内进行立体复原,高清投影技术的应用使得原基座上8个幅面的浮雕被连缀起来,营造一种雄浑激昂的基调。观众进入这里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能非常近距离地欣赏这些精美的浮雕,这种展示手段的创新令人叫绝。现场19个雕塑小稿、两片构图稿,来自滑田友、曾竹韶、刘开渠、王临乙等艺术家及家属的捐赠。


白山魂(雕塑) 1984年 贺中令 中国美术馆藏


其次,《农奴愤》十几件雕塑遗稿残件首次公开展示。根据史料记载,这件泥塑组雕已在西藏展览馆迁建时被毁弃,但机缘巧合,在展览前了解到还有一些残件被保存下来了,于是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受命紧急前往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等沟通协调,终于在开幕前将它们从拉萨借来展示。这组作品代表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泥塑的最高水平,是当时中央美院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去西藏体验生活时创作的,揭露了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罪行,歌颂了百万农奴的斗争。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也填补了中国雕塑现代史的一个空白,能在此得以展出更是机会难得。


第三是从民国至当代雕塑文献的全面梳理和展示。中国美术馆学术和策划部负责人邵晓峰介绍,策展团队在中央圆厅后的环形长廊里,花了很多心思设计陈列了他们所收集到的关于《上海》杂志、《北洋画刊》和其他与民国雕塑相关著述的影印本,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雕塑的大量书籍、相关杂志近400本。由于20世纪以来许多重要的雕塑原作没能得到有效的保存,遗失、损坏现象严重,因此以文献与图像的形式来呈现这样一份雕塑发展脉络与艺术实例就显得尤为必要,也成为了本次展览的学术特色。


此外,很多具有历史意义、很少示人的雕塑藏品在展览之际得以亮相。据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韩劲松介绍,在三楼展厅的1932年中国第一代留法雕塑家滑田友创作的《陈散原胸像》,陈散原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是大家颇为熟悉的陈寅恪、陈师曾之父,该作品也是展览中创作时间最早的人物塑像。由于历史原因,如今能够保存下来的肖像作品并不多,尤其是民国时期正规的肖像很少,除了这件作品之外,还有1940年前后潘玉良创作的《张大千立像》,刻画得十分生动形象。1949年香港雕塑家陈锡钧创作的《何东爵士》是几经周折,办了很多复杂的手续从香港大学借来的作品,陈锡钧在港台有很大的影响力,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在内地展示,也代表了那一时期香港雕塑的最高水平。


出浴身段(雕塑)1940年 滑田友 中国美术馆藏


国际论坛探讨雕塑走向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雕塑走出了单一的写实主义观念与手法,艺术观念多元化、材料运用多样化,开始注重对雕塑艺术本体的研究与思考。到了90年代更是伴着社会转型发生了文化意识的转向。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雕塑更强调日常生活经验与大众媒介的介入,而接续传统文脉与西方写实主义中的形神表现诸流派、追求神似与形似之精妙平衡的写意雕塑,正在以强大的文化自信,激发艺术家集聚起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回应现实的精神力量。在当下,中国雕塑的发展也面临着如何融汇创新的问题。于展览开幕前夕举办的“文明互鉴——雕塑艺术高端学术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德、法、俄以及白俄5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共同回顾和探讨了中国雕塑的历史与未来走向。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指出,20世纪的雕塑艺术一方面吸收外国雕塑的写实技巧,另一方面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精神、写意精神。为此,中国第一代、第二代雕塑家已经做出了很了不起的成就。同时他也表示,这一探索还未完成,我们要深入研究中国文化传统,以开阔的心态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进展,才能推动中国传统雕塑语言向当代转型。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胜利渡长江(雕塑) 刘开渠


其实中国雕塑的传统从来都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性的传统,不断在生成,孙振华认为,它会积极主动地吸收外来文化,并不是闭门造车,此次展览中的写意雕塑部分也说明了中国这个传统的深层性和开放度。《美术》杂志主编尚辉还提到张充仁的雕塑《恋爱与责任》,该作品表现了艺术家对爱情、民主、自由的理解,是中国雕塑对“精神与人性”这个永恒话题的关注,它表现的是有关人的启蒙的问题。 


德国波兰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沃尔特?斯麦林认为,人类对于过去和未来的反思始终伴随着雕塑发展的历史,如今公共空间之所以会受到大家的追捧,是因为它能够被所有人看到,这也就意味着雕塑家要充满责任感地对待它。对此,雕塑家殷晓峰的观点与之不谋而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什么材料和形式,只要经过艺术家创作的作品,都必须用心。“因为你的作品有可能放到架上,也有可能放到公共空间,去面对不同层面的观众。这就需要艺术家对社会、对民族、对地域的文化抱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创作,并且使普通百姓愿意与它亲近,才是好的雕塑作品。”他说。特别巧的是,他1987年的本科毕业创作、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的《通古斯》也在“文心写意”板块展出。这件作品创作距今整整30年,在写实的基础上,用洗炼的语言表现出了人物粗犷的性格和中国人民朴素的民族精神。


参与论坛的很多专家也表示,此次雕塑大展给大家提出了很多可供研究的课题,如对于中国雕塑传统的理论研究及推广、中国雕塑传统与现代性的结合等,这些问题的提出进一步延伸了此次展览的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


鲁迅(雕塑) 2000年  熊秉明  中国艺术研究院藏


系列公教活动力促传播


举全馆之力策划举办的展览如何更大范围地向公众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力,真正让文化艺术成果惠及更多人也是美术馆的重要职责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中国美术馆为此次大展筹划了系列学术与公教活动。在为期12天的展期内,每天都有志愿者为观众免费导览。吴为山馆长将举办以“雕塑与时代”为主题的艺术讲堂,为听众梳理百年中国雕塑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演变的脉络,以及在20世纪中国艺术现代化进程中所做出的时代选择。同时,他还将结合自己的创作和理论成果,讲述雕塑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文化使命等内容。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介绍,为了此次雕塑大展更有力地传播,美术馆各部门协作拍摄了专题宣传片,并在展厅与部分网站播放。另外,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走进展厅欣赏这些珍贵的雕塑作品,将于9月15日延长开馆时间,举办“美术馆之夜”及其他公教系列活动。


鲁迅坐像(雕塑)1961年  张文新 中国美术馆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在展陈与设计上也体现出了对公众的关怀。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关注到展厅内厚重雕塑与弧线、纱幔隔断之间重与轻的交替表述。他说:“这是一个张弛有度的展览。如果每个展厅都是分量沉重的浮雕和石雕,或都是那样沉重的主题,那看完整个展览大家会很累。而展览从一层的纪念碑到五层小小的民间泥塑,不仅关注到了跟雕塑造型有关系的各个系统,也能使观众在看完展览后对中国雕塑有一个更新的认识,有重的、有轻的,有沉思的,也有让我们愉悦的东西。”


此次展览虽然呈现的是百年来的中国雕塑,却无不映照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今天的创新是传统的升华,展示或预示着未来的理想,包括对未来审美导向的引领。关于“全国雕塑艺术大展”将来如何举办,吴为山告诉记者:“这次的大展既然号称首届,就一定会有第二届、第三届。馆方也在积极研究关于展览举办频次和特色定位的方案,预计会是两年一届的常规型艺术盛会。本次我们着重回顾历史,将来的展览则会倾向于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当代中青年雕塑艺术创作上。”


上一篇:如何轻松驾驭2米素描?美女一根木炭条搞定
下一篇:哥特式建筑代表特点及著名的代表作,叹为观止!
资讯_艺术课堂 老师_艺术课堂 作品_艺术课堂 活动_艺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