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林:我的绘画观

时间:2016-05-08 11:04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2016/05/572eab170897d5936.jpg

李晓林


1961年 生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


1990年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

 


李晓林作品:

李晓林:我的绘画观


2007年在法国考察的半年期间,我游历了大半个欧洲,参观了所有重要的博物馆,目睹了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艺术文献展和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盛况,在英国和德国看到了时下最受捧的当代艺术,视觉和心理受到很大的触动。2011年我去美国布法罗大学艺术学院教学互访,参观了惠特尼双年展和莫马当代艺术馆。逐渐的,我学会了正眼看世界,发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更发现千奇百怪,不离其宗。西方古典艺术和印象主义将绘画推向了一个高峰,现代艺术推进到当代过程中的基本方向是一个阶段否定前一个阶段,呈去传统样式,去绘画性和描绘性,注重作品的阐释、来源、背景和自己的关系;而中国传统艺术是讲究境界和修养,是一个规定动作看谁玩得好。我体会到二者虽然不同,却没有好坏之分,并且,新的艺术手段是绘画的一种有益补充。

面对自己时,我这样想,我的资源在那里?我们作为一个艺术家和社会是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是我们存在的道理?这些年大家都在做与个人有关的东西,自我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张杨,个人主义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尊重,这是社会的进步。我并不排斥个人主义,如果个人的东西能代表一个时代的局部,对人类的未来有思考的价值,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折射出这个世界,我觉得可取。我在选材上总是想把目光集中到那些小人物的身上,确切地说,是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上,这与我少年时期的成长有关,动手画他们我就有血脉偾张的感觉。实际上,他们才是我身边的、眼中真实看到的景观,当代中国的社会进程中的现实景观。

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大量农民涌进城市,社会变革给他们带来利益,也带来了丰富的内心景观,这些变化都写在每个人的脸上,这些丰富的表情也正是中国社会变革的缩影,我想记录他们,以人物为主,真实的表达这个时代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变化。2000年末我开始关注矿工的生活,这些社会底层人的生存状态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不断发生的矿难触动着这个国家,触动着每一个有良心的人,我开始表现他们,反复的出入矿山写生和采访。《幸存者系列》以连环肖像式的方式呈现出来,一个个惊恐不安的面容和残破的头颅,让人心悸。

在我看来,现在中国的画家最欠缺的是问题意识,优秀的作品是要提出问题的,不仅仅是愉悦眼球。其实,在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现代绘画有过很辉煌的历史,前辈们将绘画艺术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真正将绘画起到了社会作用。当然,现在与过去不同的是,斗争的对象没有了,社会看似一片和谐,艺术回到了象牙之塔,回到了它本身,这不是坏事。但问题在于,人类的进程和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在不断出现,而艺术除了为人们带来感官的愉悦外,更重要的是以艺术的方式引领和干预社会,走向光明的一面,是要有伟大的精神作引导的,艺术要表达这个精神,才会永不休止,才会实现它真正的价值。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画家应该有问题意识,具体点说,一是要对社会做出反应,要以艺术的方式提出问题,有文化针对性。二是要有创新意识。绘画是直接的艺术,语言本身有无限延展的可能性,新技术新媒介的出现能给它带来很多可能性。我们不可能也回避不了多种艺术形态的出现。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80末,甚至90后了。生活和环境与我成长的年代大相径庭,他们不会象我这样去表达,也不可能是我这般的情绪,他们有他们要表达的东西,有他们的爱,有他们的恨,又他们的欢乐,有他们的忧愁更有他们的迷茫,这些东西直接影响他们的风格。我认为风格是自己的个性和时代特征以及个人天性和喜好所决定的,不完全是模仿得来的。风格即人,也正是这个道理。

我喜欢自西方中世纪以来至今,各个历史时期优秀的绘画作品和雕刻艺术,也喜欢当代艺术中有思想深度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作品,喜欢那些有思想情感的、有艺术技巧的、有人性光辉的艺术作品,也喜欢那些独具特色的、充满灵光和智慧的新的语言材料的艺术,这些喜欢的作品中我可以列出长长的一大堆人的名字,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架上的、非架上的。我总以为,艺术本无过时的手法,只有对艺术手法过时的理解。

但人的精力有限,上帝只给你活一辈子的时间,所以,我个人研究的方向终是有局限性的,关注的角度也只是一个或几个方面。自己的创作是传统的架上绘画,包括版画、素描、油画以及其他纸上作品。我比较钟情于写生这种手头上的活儿,对我来说,失去手上的技艺就等于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所以,控制和锤炼眼力和手上功夫的相互协调能力,尽量使自己在绘画上拓宽,但从艺术的方法论和观念上是一脉相承的。我主张艺术除了自身的语言魅力之外,总要说点什么,我想使自己的作品能和今天的社会发生点关系,和人性发生点关系。

我喜欢观察人,表达人类的内心世界或矛盾的心里,不希望绘画仅仅作为房间的摆饰或是仅仅愉悦感官。我喜欢一拳能打在心脏上的东西。我希望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将人类苦难的不堪忍受与同情深深地镶嵌在自己的作品中。所以我的作品总是以人物为主,我相信只有人性的东西才可征服人心。依然看起来保守的东西,在拯救、平衡着我们的内心,我追求的正是这种平淡中蕴藏力量的朴素之美。

我是个衷情于写实绘画的人。我始终认为这种形式没有过时。我也始终认为,写实绘画只有摆脱了表面的真实,才能取得表现的真实。如果不抛弃学习了那么多年的艺术技巧,还能掌握一种跟现实主义不一样的创作方法吗?所以,我企图发现和提供一种表达人性深度和绘画表现深度的可能性。我总是提醒自己,用心去感受事物,而不是表面的奇技淫巧。

我期望自己像契诃夫那样,做灵魂的收集者;像精神科医生那样,去探寻人类的内心世界。我渴望用神奇的绘画方式把手指按在现代中国人的脉搏上。

我期望以绘画过有温度的生活。

艺术的标准具有历史相对性,但艺术并非没有标准。人类艺术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艺术必须见出美,优秀的艺术必须产生于精湛的技艺和以人性美为理想的艺术追求。我喜欢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地拿来。


上一篇:购物中心里的严肃艺术:是商品还是艺术?
下一篇:我有一个特别的妈妈
资讯_艺术课堂 老师_艺术课堂 作品_艺术课堂 活动_艺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