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克.奎恩一起探索关于身体的艺术

时间:2019-03-14 12:05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9年03月08日至05月01日呈现著名英国艺术家马克.奎恩(Marc Quinn)的大型个展“马克.奎恩:皮相之下”,这也是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首个展览,展览将展出马克.奎恩跨越三十年艺术生涯中的多个系列作品。

作为同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视觉艺术家,马克.奎恩于1991年凭借雕塑作品《自我》(Self)成名,这是一座由他自己的八品脱冰血液制成的艺术家头像雕塑。其它广受赞誉的作品还包括2005年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第四个底座上展出的《怀孕的艾莉森.莱普》(Alison Lapper Pregnant),2008年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名模凯特.摩斯的纯金雕塑,以及以他儿子婴儿时期为原型而创作的纪念性雕塑《星球》永久陈列于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值得一提的是2012马克.奎恩受伦敦残奥会开幕式的委托制作了《呼吸》(Breath),即《怀孕的艾莉森.莱普》的巨型复制品。通过作品的创作马克.奎恩不断反复探索了艺术与科学、人体、情感以及对美的认知等主题。

和马克.奎恩一起探索关于身体的艺术

开幕式合影

和马克.奎恩一起探索关于身体的艺术

策展人王春辰与艺术家马克.奎恩在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策展人王春辰在展览现场向媒体介绍到,之所以将展览主题确定为“皮相之下”是在于告知大家,无论创作怎样的艺术,都不仅仅是表面的东西,而应该追溯其深刻的本质,大家所看到的作品并不是一个图像,也不是一个物质材料,所有艺术家所创作的雕塑、绘画、互动装置,以及抽象或者具象的多样风格,都体现着一名当代艺术家思考问题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反映着我们如何看待人,如何看待人所代表的生命,包括如何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而回归我们最为真实的一面也就是所谓的“皮相之下”。

和马克.奎恩一起探索关于身体的艺术

马克·奎恩于展览现场

人们常说,我们的命运早就已经写在手上。艺术家贯彻这种思路于 1991 年创造了他首个《面包手》(Bread Hands)雕塑系列,他将自己的手放在面包上重复勾画手部的外型与掌纹,创造出一个能够表达他身体特征的图案。即使奎因根据同一只手制成所有这一系列作品,但每一件《面包手》都是独一无二的,呈现了我们命运的变幻莫测。

艺术家马克.奎恩在现场向大家介绍到,本次展览他为个《面包手》赋予新意,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学生、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中国观众等一起参与制作并在现场烤制,而这一个兼具协作性和参与性的展览现场无疑是一件艺术装置。

和马克.奎恩一起探索关于身体的艺术

《面包手-场域限定墙壁装置》,2019 年,面包,

“皮相之下”展出的面包雕塑作品,借用面包作为血肉之躯的宗教象征,以柔软面团到最后成形的过程为主导的方式创造出极具表现力的雕塑。艺术家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包括《路易十六》(Louis XVI)(1989 年)和《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Antoinette)(1989 年),他们的身份在制作的过程中被异化(面团受热膨胀升起再缩小至最后定型的有机状态),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同时展示了时间和外在力量如何扭曲我们的肉体和记忆。

包括《面包手》在内,展览共划分为十个章节依次展开,艺术家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与主题的作品悉数亮相。《我们与星星的化学构造并无二致》(We Share Our Chemistry with the Stars)(2009)一系列的巨型作品将人眼的虹膜扩大到抽象的程度,虹膜的个体性和人眼的象征意义使每个作品成为个体身份的微观图。

和马克.奎恩一起探索关于身体的艺术

《我们与星星的化学构造并无二致》(We Share Our Chemistry with the Stars)(2009)

马克.奎恩的《迷宫》(Labyrinth)系列(2011 年至今)中放大的指纹同样模糊了抽象和比喻形式之间的界限,其中个体身份被简化为一种图案。这些作品反映了奎因对肖像创作的持续热情,这些肖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形象,也是他们身份的实际的视觉索引。

和马克.奎恩一起探索关于身体的艺术

《迷宫》(Labyrinth)系列(2011 年至今)

马克.奎恩受到一些著名的古典雕塑的启发,这些雕塑的残肢断臂通常都散落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另一个吻》(Another Kiss)(2006 年)正是来源于艺术家的系列作品《完整的大理石》(The Complete Marbles)。

这些作品探讨了社会对美的观念,采用古希腊理想主义的语言来展现那些因意外或天生残疾而失去肢体的人身体的“不完整”。他们所强调的事实是,虽然身体的残缺的概念在艺术史语境中被接受和歌颂,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并非如此。

奎恩渴望在作品中表现古典艺术的语言,并展示出它是如何与当代文化息息相关的。

他的系列作品《关于爱的一切》(All About Love)(2016-2017 年)正源于此,再次以破碎的身体雕塑来追问由爱情滋生出的种种情感。每件作品都塑造了一对恋人相拥在一起的不同的姿势,他们没头没面分不清身份,但观者会被他们拥抱和凝固的姿态所传达的情感而深深吸引。

古典主义和美的概念也适用于奎恩的《身体异变》(Body Alteration)的系列作品,其中在《皮相之下》展示的包括《切尔西?查姆斯》(Chelsea Charms)(2010 年)、《僵尸男孩》(Zombie Boy)(2011)和《治愈之美》(The Beauty of Healing)(2014 年)。

这些雕塑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描绘了一系列通过重大整形来改变他们的生物特性及身体形态的人物形象。这些作品讨论了如何利用某人的身体作为一个艺术媒介,外貌的转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身份;反之,皮相之下的存在也会被毫无保留地揭露出来。

和马克.奎恩一起探索关于身体的艺术

和马克.奎恩一起探索关于身体的艺术

“马克.奎恩:皮相之下”展览现场


上一篇:国际知名艺术家KAWS作品COMPANION现身香港
下一篇:看看这位艺术家,简直是大“骗子”!
资讯_艺术课堂 老师_艺术课堂 作品_艺术课堂 活动_艺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