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白的”,看这位美国色盲艺术家眼中的“黑白灰”

时间:2019-06-30 09:58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对正常人来说,识别红色,绿色,蓝色等颜色毫不费劲,但对色盲患者而言,则完全不同。

美国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就是一位色盲艺术家。他患有绿色盲,是对灰调、黄/橙调和蓝调光谱限制接收的红绿色盲的一种。这种缺陷,使他创作出了独特的、标志性的单色风格艺术,并且他与色彩间关系的故事是多面而有趣的。

6月28日,艺术家丹尼尔 · 阿尔轩个展“现在在现”在上海昊美术馆开幕。 展览将呈现艺术家的代表作及最新作品,延续他对色彩的呈现,也展现了其对建筑和人体关系的探索, 讨论了历史与时间的非线性叙事可能。

--太阳是什么颜色的?

--黄色。

--我认为是白色的。

引自丹尼尔·阿尔轩纪录片《全彩》

“太阳是白的”,看这位美国色盲艺术家眼中的“黑白灰”

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

丹尼尔·阿尔轩成长于迈阿密。由于他从小被确诊为色盲的,因此这也限制了他对灰调、黄/橙调和蓝调光谱的接受能力。色彩的丰富性在他的眼里遭受了极大程度的压缩,但这反而将他的注意力引向了白色、灰色和黑色。阿尔轩对材料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大大增强了他作品的感染力,回归朴素的状态后,他借形态之间的微妙变化在观众心里掀起了难以名状的情绪:它们可以轻盈得像被风吹过后的面料,可以像打破平静墙面的水滴一般不可思议,也可以厚重得如刚出土的文物,打乱时间行走的轨迹。

“太阳是白的”,看这位美国色盲艺术家眼中的“黑白灰”

《未来已写就》

然而,他的作品并不都与色彩的缺失有关,也与他所使用的材料有关。雕像是白色的,因为它们是由压碎的玻璃与晶体制成的;遗物是黑色的,因为它们是由火山灰铸造的;腐蚀的建筑表面是白色的,因为墙面是白色的。如艺术家所说,“我认为材料中存在的色彩是真实的,”对于阿尔轩,材料与艺术形式一样重要。

1992年,飓风安德鲁袭卷了他的家乡迈阿密。面对墙壁坍塌、窗门破碎的场景,他蜷缩在壁橱里,内心受到了巨大的惊吓。那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墙壁断裂、错位后露出的内芯,平时看来似乎是坚不可摧的水泥、石灰碎裂成渣。相应地,他对材料的硬软质地开始存疑。

硬质的石膏完全可以被做出柔软、轻盈如风的态势。那些生于墙面或者呈直立状的雕塑远远地看上去也像精细的素描作品,白色的石膏与光线可以构成流动的空间语言。他对这种材料颇有好感,因为易碎也意味着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进入展厅的两件作品《开凿之墙》和《蝴蝶结》便是提现了这一“刚柔”的特性。

“太阳是白的”,看这位美国色盲艺术家眼中的“黑白灰”

《开凿之墙》

“太阳是白的”,看这位美国色盲艺术家眼中的“黑白灰”

《蝴蝶结》

此次展览题目“ 现在在现” 直接指向“ 时间”,策展方也将展览空间转换为一个模糊了当下与未来、 现实与想象边界的时刻。

在展览现场,作品《挖掘现场212》无疑是最受瞩目的。《挖掘现场212》是艺术家创造的完整的考古现场,观众可以看到“考古学家”在地面上的坑洞中工作,而他们发觉的物品正是来自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日常物品,电话、收音机、吉他、篮球……艺术家希望通过完整表演考古过程,强化观众的感官体验。在他看来,表演作品呈现的正是一个现场性。

“太阳是白的”,看这位美国色盲艺术家眼中的“黑白灰”

《挖掘现场212》

“太阳是白的”,看这位美国色盲艺术家眼中的“黑白灰”

《挖掘现场212》考古表演

同时,这件作品显示了一种对于时间的困惑:你可能会看到石英水晶制成的篮球,看起来像是经过了千年。阿尔轩表示,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自多年之前曾去过庞贝古城遗址,火山灰、消失的城市让他浮想联翩,也促使他萌生了另一种看待时间的方式。他试图站在未来,反观生活于现在的我们。

对于材料、物件、时间与作品之间存在的联系,阿尔轩认为,“我并不是在收音机或照相机上涂抹颜料,让它们看起来很旧;而是用能够传达时间的地质材料重新制作物件。火山灰、石英、黑曜石、黄铁矿、冰川岩尘:所有这些材料都蕴含着时间概念。”这样的思路也延伸到了他的其他作品中,比如那些皮肤磨损并遭到侵蚀的人体手臂和头部等。”而与之相对的,展厅中巨大的用青铜制成的卡通雕塑也是也是坑坑洼洼的,意在以未来眼光看现在的形象。

“太阳是白的”,看这位美国色盲艺术家眼中的“黑白灰”

展览现场,青铜卡通雕塑

此外,阿尔轩仔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其作品受到日本禅宗的影像。他在2017年创作了两件全新的作品,是以传统日式茶园为原型进行的重新构建:禅意花园(Zen Garden)和月光花园(Lunar Garden)。

“太阳是白的”,看这位美国色盲艺术家眼中的“黑白灰”

《Blue Gradient Zen Garden》,2017

阿尔轩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历史上很好的设计就是把自然和人文的建筑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了。由于阿尔轩的太太是日本人,所以他在日本待了很长时间,去过很多中国与日本的园林。“你会觉得这个园林看起来似乎没有变化,你会觉得它的土地、整个园林的结构是不休的,没有变化。但事实上这些园林每天会改变的,可能很多人会把这些枯叶扫走。所以对我来说暂时性和永恒性,建筑和毁灭,也反映在我的作品当中对于时间的概念。”

谈及自己的艺术起源时,阿尔轩表示,他的祖父是一个业余的摄影爱好者。12岁时,祖父给了自己一台相机,拍了很多建筑,“在我入职之前,我一直以为我会从事建筑业。由于学习后发现建筑所需要的精确并不适合,所以转行做艺术了。”

“太阳是白的”,看这位美国色盲艺术家眼中的“黑白灰”

尼尔·阿尔轩于贝浩登(香港)个展“Fictional Archeology” 现场

2015年,丹尼尔·阿尔轩收到了由EnChroma制造的色盲太阳镜,它使用的光学滤光片能够过滤掉患者所见的光谱中重叠的部分,从而提高使用者分辨色彩的能力。戴上这副眼镜的阿尔轩能够清楚地看见并感受到树的绿、花的红和天的蓝,而他的作品里也逐渐活跃起明艳的色彩:粉色、蓝色、紫色,它们像从冬去春来萌出土地的植物一般,透着想要一次享尽阳光般的渴望。

但到头来,他还是选择了在创作时不戴这副眼镜,并将这种工作习惯保留至今。彩色对于阿尔轩来说,不过是可供他选择、能拓宽他创作思路的一种方式而已。在阿尔轩看来,视觉的限制让他得以看到一些拥有全彩视觉的人会忽视的东西。他认为,当下的色彩是过度饱和的,而自己的单色也是对饱和世界的抵抗。


上一篇:《千与千寻》:18年前的老动画片,凭什么票房3亿?
下一篇:南非保护区建隐蔽摄影区 摄影师“偷拍”动物饮水
资讯_艺术课堂 老师_艺术课堂 作品_艺术课堂 活动_艺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