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开幕,让江南技艺走入城市生活

时间:2019-08-12 11:43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黄杨木雕《薪火相传》孙益。

在城市之中,传统手工艺所代表的“匠心”、“工艺”日渐被重视,重回人们的日常生活。从传统工艺出发,民间艺术家也在不断传承、坚守、创新自己手中的这份技艺。

8月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匠心江南·第三届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在上海亚振海派艺术馆拉开帷幕。

珐琅《山海经系列》施君。

展览汇集了长三角20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得主的精品力作,近百位江南民间艺术家近年新作,及近百名青少年“小工匠”创意作品,囊括了30多个艺术门类,呈现了近年来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民间工艺的精湛技艺和丰硕成果,以及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

朱懿萱,四年级,《敬礼 建国70周年》。

30余种江南民间艺术汇聚一堂

“这次展览的作品基本都是近几年新创作的,是能落地到当下生活之中的作品。” 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上海市非遗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李守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今年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提出“匠心江南”的概念,是因为上海大多数民间艺术来源于长三角和江南地区,和江南文化一脉相承。此次展览将长三角地区的优秀民间工艺作品和大师邀请而来,“是相互交流学习的方式,从材质,到工艺、手法,大家都有很多要交流的东西。做艺术的有时候是要出去走走开开眼界。”

江苏 王南山 惠山泥人《门神》

本次民间艺术成果展共设“江南神工——长三角民间艺术大师邀请展”(下称邀请展)“匠心神韵——上海民间艺术精品展”(下称精品展)“匠艺传承——上海青少年手工创意展”(下称创意展)三个展项。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联手苏浙皖三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向长三角地区省市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邀约了100件独具江南文化意蕴的民间工艺精品。精品展和创意展面向全市征集到千余件作品,最终经过两轮评审,各评选出百件(组)工艺精湛,彰显时代特色,富有生活情趣的作品入选展览。

江苏 钟斌 紫檀雕刻《沙漠之舟》

上海 钱月芳 顾绣《丝瓜小鸟》

江苏 陆小琴 核雕《太湖霞光》

浙江 黄小明 东阳木雕《遨游》

展览大咖阵容强大,集中了省市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近百人,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得主就有20余人。苏绣、惠山泥人、核雕、竹刻、东阳木雕、青田石雕、龙泉青瓷、徽墨、歙砚、顾绣、海派剪纸等30余种独具江南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类汇聚一堂,展现了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

安徽 杜平 刻铜《为了新中国》。

展览中的诸多作品,都体现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丰富内涵。来自安徽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杜氏刻铜代表性传承人杜平的刻铜作品《为了新中国》采用创新刻制工艺,丰富刻铜的色阶,刻画了沧桑坚毅的长征战士形象,再现凝重恢弘的革命历史;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非遗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李守白历时4年,创作了大型微雕《弄里乾坤》,精细重现了海派石库门建筑中千姿百态的生活场景;来自江苏的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薛金娣的《江南风物》以素雅写意的刺绣语言勾勒出江南四季,来自浙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金甫则带来青田石雕《稻鱼共生》,展现了江南水乡农田稻谷丰美,河鱼跃动的景致。

上海 李守白 艺术装置《弄里乾坤》

江苏 薛金娣 苏绣《江南风物》

浙江 周金甫 青田石雕《稻鱼共生》。

提到民间艺术,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传统的工艺和有年代感的表现方式。但在此次展览上,不乏民间艺人的创新之作。

“主题定好以后,我们觉得需要把一些打破传统的材料、方法放进来,不是像以往一样,把作品摆出来就结束了。”李守白认为,民间艺术不能因循守旧,反而要“走在前面,有所开拓”,以适应大都市的需求。

“比如传统木雕、根雕,以前创作都是以型定型,一块木料像老虎,就雕成老虎。 现在艺术家保留了民间艺术自由手法,但从传统上加以创新,形象做得比较写意,风格就大不相同。比如有的作品就是根据材料的自然木纹,稍做加工,保持原先的肌理效果。这样做出的作品,材质和手艺都是传统的,手艺和审美却是新的。”

浙江 吴尧辉 黄杨木雕《葡萄女神》

青少年应征作品数量最多,想象丰富

为了推动传统手工艺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普及,展览首次尝试将青少年手工创意作品纳入成果展示,共征集到全市16个区的667件作品。

龚闻洁 《鹤舞蹁跹》四年级品类:鱼骨画。

“小工匠”们的作品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童趣,尤其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变废为宝”再利用,比如鱼骨拼成“鹤舞翩跹”,用蛋壳碎片搭起“江南水乡”,或是用废旧瓦楞纸改造成家居装饰画“福禄娃”等,彰显了环保理念和生活美学。

上海 李守白 艺术装置《石库门里的曙光》。

李守白介绍,展览征集作品阶段,来自青少年的作品是最多的,他们的积极性超乎想象,“他们的作品我们看了有时候会吓一跳,他们打破了成人的想象力,做得都很有想法。”近年来上海在中小学中国开设了大量非遗和手工艺传承班,李守白多年来就在学校坚持做传承。每学期他都在自己的母校上海兴业中学授课,给不同年级的学生教授海派剪纸技艺。他认为此次征集到大量学生作品,说明多年耕耘已经初显成效,青少年对非遗和手工艺的兴趣和动手制作的能力都有提高。

上海 奚小琴 剪纸《岁岁平安》

要将非遗引入生活,做出特色

“非遗人要灵活利用平台,不能躺在非遗两个字上面,要亮出自己有特色的东西,要有作品出来。”李守白认为非遗手工艺虽然源于传统,却不能固步自封,死板教条地不做改变,“按部就班的传承,变成硬性指标反而‘高处不胜寒’。”

衍纸《山河》丁义珺

李守白的做法是将传统手工艺不断与现代生活结合。在田子坊的守白艺术空间,他结合田子坊的石库门特色,做了相关的海派剪纸,将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变成剪纸呈现展出,观众都觉得有趣,还吸引了众多外国观众来参观。上海进行老式里弄改造,他就用海派剪纸和公共文化艺术结合,做出海派剪纸风格的装置,表现出了老里弄的历史。金属板材加上LED灯光的材质,让装置艺术作品在白天晚上都有不同呈现效果,附近居民也很喜欢,觉得老里弄变亮了、变美了。

纸艺 叶艺《林中蝶舞》 周南、罗月华

“很多人觉得非遗很难做,最后就要靠政府资助。其实非遗不是口号也不是符号 ,能成为非遗的,就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李守白说。

在这次展览上,为将非遗引入生活,文创展示区也成了展览中重要的一部分,非遗老字号“朵云轩”,有都市设计感的“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剧场IP“上海大剧院”、田园风的“金山农民画”,以及海派国潮“守白艺术”等机构都会带来最新的时尚文创产品。?

纸艺 《白孔雀》朱惠广。

展览也强调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展期内特别设置了艺术家导赏,开设了点翠、珐琅、面塑等8场“艺趣江南”体验活动,4场民俗音乐故事汇,青少年创意手工现场演示活动等。


上一篇:这只小美人鱼,看哭全世界80万网友!
下一篇:国博新展“屹立东方”:有第一面五星红旗,也有《开国大典》
资讯_艺术课堂 老师_艺术课堂 作品_艺术课堂 活动_艺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