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江水彩——“物·我之间”

时间:2016-10-10 11:37    机构:文闲阁     点击分享

2016/10/57fb0b56f0f3d3192.jpg

 张振江艺术简历:

1974年3月出生于湖南株洲,2006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广东画院签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从事实验绘画教学、创作、研究。


获奖:

2016年油画《那神圣的丰碑让我们充满敬意》获广东省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16年油画《路口》广东省第六届当代油画展优秀奖。

2014年油画《途景.绿灯行》广东省第十二届艺术节优秀作品展铜奖。

2012年油画《途》获广东省青年美展优秀奖。

2012年油画《途之三》广东省首届高校油画学院展三等奖。

2012年 《域之十五》湖南省首届青年油画展优秀奖。

2011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之三》广东省首届高校师生水彩作品展,获学院奖(最高奖)。

2005年油画《寄语》获广州美术学院王嘉廉奖学金一等奖。

1994年油画《系》获湖南省教师作品优秀奖。

个展:

2009年在《张振江抽象艺术展》           惠州

2015年《巴黎的钟声-张振江绘画作品展》  巴黎

2016年《在路上-张振江油画风景展》      珠海

 

参展:

2015年水彩《游走天地间之一》入选广东省第七届水彩展。

2014年《途景-记2013年腊月28日广州火车站站前广场》全国                                中青年水彩展。

2014年《敦煌之六》首届中国宗教艺术展。

2014年《2014年5月1日越秀公园西门》建国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014年《途景.绿灯行》建国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013年《途之二》参加“实干兴邦”第二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

2013年《黑山寨之九》融合与前瞻油画精品展.北京

2012年油画《黑山寨之十二》首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

2012年油画《九天》“鼎新华南·吾土吾民”中国油画大展。

2012年水彩《塬》广东省青年美展。


收藏:

作品被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莞城美术馆、岭南美术馆、53美术馆、城丰美术馆、威之特文化公司、南村艺术部落、金锋油画等机构及私人收藏。


专著:《实验绘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教学范本》

     

  

 浅议水性材料实验艺术

                               文/张振江

水彩艺术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古老的画种,广义而言,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来创作图画或进行艺术创作就是水彩艺术。就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描绘图画这一特性来理解,水彩画是人类绘画史上最古老的画种之一。从目前我们所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绘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来看,它就是以水质为媒介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即是人类绘画的开端,同时也是水彩画的开始。古代埃及人以水彩画在草纸卷上的冥途指南,可能是最为古老的有明确水彩画特征的水彩画。而中国传统绘画,如工笔、写意、水墨也是以水为媒介,皆可看作水性材料艺术。水性材料实验艺术是在当代多元且动态发展的艺术语境下,对传统水彩画的突破性发展,也是对其的背离。水性材料实验艺术如一个新生的生命体,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呈现出动态的发展态势。当代水性材料实验艺术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于当代交汇融合的中西当代文化现实,着眼于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以当代多元动态的艺术理论为指导,在艺理和艺术上探索艺术表达的多种可能性。因为对传统水彩的突破和背离,也就使其丢弃了传统水彩艺术的某些经典性,而具有先锋性、探索性、实验性和当代性。水性材料实验艺术力图打破现代主义艺术的自律性和水彩的本体意识,以颇具开拓性的水性绘画实验,由此延展开当代艺术多维发展,推行具有开拓性、实验性的艺术主张。

当代水性材料实验艺术是以当代文化艺术语境为背景的当代绘画形态,是跨文化,跨媒介、跨学科,汇古通今,融合中西的当代艺术,其有着广泛的包容性,它将传统的水彩艺术、水墨艺术、彩墨艺术、丙烯艺术、水调油画艺术合而为一,不是简单地拼凑,而是根据艺术表现有机结合,实现当代水性材料艺术的最大张力。当代水性材料艺术具有灵活的实验性,不固守陈规,勇于探索艺术表现的未知领域,寻找艺术表现的更多可能性。水性材料实验表现的主要方向在于几大关系的处理,首先在于传统与当代的衔接关系,任何艺术都不可能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面向当代社会现实,根植于传统文脉是当代水性材料艺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基础。其二在于抽象与具象的融合关系,虽然在当代很多人反感谈论形式感,觉得一谈到形式感就会显得自己格调不高,对艺术的认识浮浅等等,但是视觉艺术能够离开其本体语言——视觉语言,造型语言吗?显然不能。造型语言其包含着抽象和具象两个基本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在艺术家的主观意识下可以相互转化。对抽象语言和具象语言的熟练掌握是一个成熟艺术家的基本素养。其三在于材料媒介与艺术观念的适应关系,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艺术材料的范畴被无限扩大了,任何材料皆有其独特的物质属性和文化内涵。艺术观念的传达和表现材料自身属性能否无缝结合是艺术作品完美的重要标尺。其四在于艺术语言与艺术个性的适合关系。言语的语言是心思的视觉呈现,是本我的视觉化,任何作品都是艺术家的自画像,个性特征,人生阅历无不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在艺术语言之中,因此语言方式和艺术家个性特征相互适合,是艺术创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水性材料艺术表现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强的当代艺术人才和具有高艺术素养的当代艺术人才,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能够为当代文化艺术建设添砖加瓦的优秀艺术作品。

《文心雕龙》有云:“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语言对于造型艺术来说至关重要,对语言规律的把握是一个艺术家造诣高深的重要标志。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此话虽然是针对写文章而言,但是对于视觉造型艺术而言,同样适应。有如语言文字,作为造型艺术的重要门类的水性材料艺术也尤其注重语言特质。在创作中艺术家只有尊重基于材质特性基础上的语言规律,才能创作出打动观众的艺术作品。

水的物性确立了它在艺术表现中与物质材料发生关系的方式,如稀释色粉,没有水分的色粉流动性差,附着力小,散开不均匀、和其它材料无法混合,因此表现力将会大打折扣。水作为媒介剂溶解色粉,颜料使之着色均匀,渗入纸面透彻,增强附着力。水的流动性可以作为冲洗材料,成为艺术表现的减法——利用水的流动性冲洗色层,附着力弱的材料被冲走,露出底层材料,增加了画面层次感。水具有透明的性质,与其他材料融合,其透明性会不同程度的减弱,因此可以也做艺术表现的加法——颜料调水形成各种浓度,在画面产生各种色层,透明色层,不透明色层,色层层层叠加使画面层次丰富,这是水性材料绘画的基本语言。水性材料以水作为媒介,和水产生直接或间接,亲和或矛盾的关系,产生无穷丰富的表现语言。

2016/10/57fb0b70476985236.jpg

敦煌印象之二  39X27CM  纸本水性材料  2013年

2016/10/57fb0b83500696620.jpg

敦煌印象之三  39X27CM  纸本水性材料  2013年

2016/10/57fb0b92b84aa4346.jpg

敦煌印象之八  纸本水性材料  2013年

2016/10/57fb0bf0b89e71909.jpg

敦煌印象之九  纸本水性材料  2013年

2016/10/57fb0c0a1c2149396.jpg

敦煌印象之十  纸本水性材料  2013年

2016/10/57fb0c236fe2f2866.jpg

国之器DF-31  布面水性材料  40X30厘米  2016年

2016/10/57fb0c33f027a8642.jpg

国之器-战车  布面水性材料  40X30厘米 2016年

2016/10/57fb0c41eb97e7206.jpg

迷城

2016/10/57fb0c534993b3236.jpg

途之十五 布面水性材料  20X20CM  2013年

2016/10/57fb0c66150736975.jpg

途之十六 布面水性材料  20X20CM  2013年

2016/10/57fb0c91604451294.jpg

途之十七 布面水性材料  20X20CM  2013年

2016/10/57fb0ca03cdcd8528.jpg

物语之一  水性材料   30x40cm   2015年

2016/10/57fb0caf3efc37829.jpg

物语之二   水性材料   60x80cm  2012年

2016/10/57fb0cc41b2e29359.jpg

物语之三   水性材料   60x80cm  2012年

2016/10/57fb0cd6865dc1997.jpg

物语之四   水性材料   60x80cm  2012年

2016/10/57fb0ce802eb79359.jpg

在我心中你最美之一   水性材料   30x40cm   2011年

2016/10/57fb0cf90e0d01375.jpg

在我心中你最美之二   水性材料   30x40cm   2011年

2016/10/57fb0d0aa4ed92936.jpg

在我心中你最美之三   水性材料   30x40cm   2011年

上一篇:墨西哥艺术家 从事数码艺术的日常工作心声
下一篇:毛锎首次个展《高等动物》10月7日在英国开幕
资讯_艺术课堂 老师_艺术课堂 作品_艺术课堂 活动_艺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