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01 10:54 机构:大象画室 点击分享
英国女画家用十多年光阴,记录下清末民初的中国,每一幅都极其珍贵
那一年鹅毛大雪,
路人撑着油纸伞,
走在归家的路上。
大雪,北京
小桥,流水,人家,
熙熙攘攘的街道。
春天,苏州
万家灯火通明,
照亮渔船归家的路。
这些都是英国女画家Elizabeth Keith(伊丽莎白·基思)
画笔下清末民初的中国。
她用木版画记录下那个时期生动的风土人情。
京城前门外,1925年
玩耍中
中国女士
双亭,苏州
五金店,苏州,1925年
Elizabeth Keith,1887年生于苏格兰,
成长于伦敦,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
受到日本浮世绘影响,
她把东方和西方的艺术做了很好的结合。
Elizabeth Keith
年纪轻轻的Elizabeth,
便画得一手好作品,
逐渐长大的她,意识到自己,
不能整天只待在屋子里画画。
于是便收拾行李,
开启了属于她的亚洲之旅。
从日本、韩国,再到中国,
每到一个城市,她便用画板和画笔,
把城市里那些美好的画面记录下来。
倾斜的宝塔,苏州
到京城安顿下来后,
她开始细心研究,
中国文化的精神。
小亭,北京,1935年
乡村学者
由于对中国文化的强烈热爱和沉迷,
Elizabeth甚至在中国待了十多年,
用画笔刻画出她心中那个古老、
传统、深邃、神秘的中国。
紫禁城墙外,1935年
老妇人,1934年
湖心亭,上海,1924年
灵隐寺,1925年
渐渐地,Elizabeth还在中国交到了许多良师益友。
闲时谈诗论艺,曲水流觞,
引吭高歌,诗韵酬唱,
真高雅之事也。
京剧演员,1924年
满族贵妇人,1925年
夜晚的小院,1922年
满族官员
若干年后,
Elizabeth的作品不仅在北京和上海办了展览,
在英国和美国都受到欢迎。
这些珍贵的木版画,
不仅是她人生经历
也是中英两国友谊的见证。
喇嘛,1922年
中国小大人,1922年
刺绣,苏州
作为一名欧洲人,
她对中国的热爱让众多国人都自愧不如。
她的艺术成就,
也为中外文化交流史留下了淡雅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