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22 11:07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徐悲鸿是一个有着巨大政治情怀与抱负的艺术家和艺术家教育家,对推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功不可没。这一点,在中央美术学院执教三十年的叶浅予身上也可以体现地淋漓尽致。
生前为好友的他们,如今又在宝龙美术馆见面了:5月18日,“百年教育 百年悲鸿——徐悲鸿作品珍藏大展”、“叶浅予的‘民族学’——叶浅予中国画艺术专题展”同时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发现,与此前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举办的徐悲鸿艺术大展所不同的是,此次的徐悲鸿作品主要来自于民间收藏,而“叶浅予的‘民族学’——叶浅予中国画艺术专题展”则集中展现了叶浅予先生艺术创作追求与理想。
“百年教育 百年悲鸿——徐悲鸿作品珍藏大展”展览作品
徐悲鸿《 六骏 》
5月18日,由上海宝龙文化发展基金会、宝龙美术馆、保利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百年教育 百年悲鸿——徐悲鸿作品珍藏大展”在宝龙美术馆开幕。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了解到,此次展览是今年继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两个徐悲鸿艺术大展之后的又一个徐悲鸿珍品大展,也是该展4月份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首展后,在上海第一次亮相。
与此前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举办的徐悲鸿艺术大展所不同的是,“百年教育 百年悲鸿——徐悲鸿作品珍藏大展”所展览的徐悲鸿作品,主要来自于民间收藏。此次展览也是是近十年来民间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徐悲鸿收藏展,品级毫不输于两个大展,且其中不少作品是首次面世。
此次展出徐悲鸿先生的作品共计60多件(组),包括中国画、书法、油画等,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除了徐悲鸿笔下常有的奔马、侍女、钟馗、雄狮、雄鹰、雄鸡题材之外,还有劳动人民、生肖动物的形象。甚至在展厅中还可以看到徐悲鸿先生珍贵的写生草稿。展览中,《九州无事乐耕耘》、《六骏图》、《喜马拉雅山全景油画》、《十二生肖册页》、《四鹅图》等精品画作的展出,都是此次展览的亮点。再谈及《九州无事乐耕耘》这幅作品时,徐悲鸿长孙徐小阳先生对澎湃记者说,这幅作品是徐悲鸿先生于1951年抱病创作完成的,是送给刚刚参加完第三次“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郭沫若。画作名为“九州无事乐耕耘”,描绘了春天里老百姓田间耕种的场景。如此朴实平常的场景描绘,其实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即寓意和平。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国家已无大的战事,那么老百姓就可以在自己的田地安心地劳作了。这也是徐悲鸿先生唯一一件被私人收藏的巨大尺幅作品。
徐悲鸿《 九州无事乐耕耘 》
徐悲鸿《 落花人独立》
作为中国当代美术家、教育家、艺术理论家、收藏鉴赏家,徐悲鸿先生是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开创者,亦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用艺术报国,艺术创作及足迹遍及欧洲及东南亚,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和祖国。徐悲鸿长孙徐小阳表示,徐悲鸿作品珍藏大展对研究徐悲鸿的艺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都有深远的意义。作为徐悲鸿先生的长孙,看到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先祖画作与广大观众见面,他亦无比欣慰。
徐悲鸿《自画像》
同时对外展出的“叶浅予的‘民族学’——叶浅予中国画艺术专题展”是宝龙美术馆携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一次大规模的叶浅予艺术专题展。
此次展览作品均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展览以“赞歌”、“宝库”、“舞步”三个并列单元展开,形成一个互相间有动作联系有机整体,带领观众由单元欣赏与整体观看,进入和研讨叶浅予的“民族学”世界。
叶浅予《民族大团结》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策展人曹庆晖表示,此次展览这里的“民族学”,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为依托,通过赞歌、宝库、舞步三个板块,呈现叶浅予先生坚持本民族艺术意写的精神内涵。使更多的人去了解叶浅予先生的艺术理想与追求。此次展览是探讨叶浅予的“民族学”,而这里所说的“民族学”,与其说是一个社会科学的逻辑,不如说是一个视觉艺术的逻辑;与其说是从理论概念层面上对叶浅予艺术的一种概括,不如说是从视觉政治与文化层面上对叶浅予艺术创造的一种呈现;与其说是从民族团结或歌舞风情方面对叶浅予艺术创作的一种观看,不如说是一种立足于馆藏绘画资源,对叶浅予介入民族表达、创造艺术话语、形成与新时代文艺要求相匹配的视觉美学图式的过程展示。因此,展览将“民族学”作为研展叶浅予藏品的一个艺术观察的视角,一个资源汇流的途径,一个开放讨论的空间。
叶浅予
叶浅予(1907~1995)出生于浙江桐庐,是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他一生关注时代、民族命运及生活,并绘之于纸上。其成就尤以漫画、中国画和速写为最。自20世纪40年代始,其用中国传统笔墨创作人物画,以舞蹈人物画最为著名,开创一代新境界,对革新中国画贡献颇大。他的艺术生涯以速写贯穿一生,既宜于其创作,又自成一家风貌,将鲜活的生活场景和情态表达得酣畅淋漓又余音不绝。
展览中,第一单元主要回顾了叶浅予先生在第一次绘制国家主题性创作的成品以及50余幅创作草稿。这些草稿包括7幅场景小稿、四十余幅人物特写小稿。面对《民族大团结》的完成作品,一方面,可以看到叶浅予从草图、画稿到创作的整个过程的艰辛。另一方面,也可以领略到他创作时严谨、认真态度。
叶浅予《民族大团结》草稿小图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叶浅予《民族大团结》草稿小图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宝库”单元则呈现的是叶浅予先生于上世纪50年代叶浅予及其所率几名业务尖子生赴敦煌临摹学习的藏品。据介绍,展览中共展出8幅敦煌临摹作品,均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因为展览中有很多作品是1999年后叶浅予家属所捐赠的(当时捐赠作品达6000余件,此次展览只是精心挑选了其中的一部分)。
叶浅予《民族大团结》草稿小图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叶浅予《民族大团结》草稿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在最后一个的单元中,世人所熟知的叶浅予出现了。““舞步””这一部分,既有舞者画作精品,又有舞者草稿;既有叶浅予先生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物写生,又有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族舞者形象。然而很少人知道,叶浅予对民族舞蹈人物的描绘,主要源于他的第三任妻子舞蹈家戴爱莲。叶浅予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开始接触民族生活与聚焦民族歌舞,进而“刷新”了中国人物画题材与笔墨的舞步。
据悉,“百年教育 百年悲鸿——徐悲鸿作品珍藏大展”将持续至5月31日;“叶浅予的‘民族学’——叶浅予中国画艺术专题展”则展至8月19日。
叶浅予 《献花舞》 1961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