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23 15:34 机构:比玉堂 点击分享
作者简介
张彦 Zhang Yan
1962年生于河南洛阳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画学会理事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美术创作院画家
写生何为
——读张彦的人文风景
2006年,我曾在中国美术馆看到“张彦水墨山水写生展”,对其欧洲城市写生有很深的印象。一晃十年过去,他坚持着在国内外的写生,还带领学生开设了域外写生课。写生是新中国以来山水画家寻求变革的主要途径,涌现了一批以写生著称的画家,如李可染、钱松喦、傅抱石、黎雄才、关山月和他们的追随者。张彦是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画家,他的写生有何特殊点,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写生含有创作的成分,但不等于创作。写生靠直觉,偏于感性,有时又是“急就章”;创作是构造,更为理性,更强调预设、回忆和积累。
五代、两宋及元时期的山水画是个高峰,卫贤、董源、巨然、范宽、郭熙、李唐、张择端、王蒙的传世之作,特别是“山水人物画”(山水体制,人物主题)都构思严密、刻画精微,典型者如《高士图》《溪山行旅图》《溪岸图》《早春图》《葛稚川移居图》等。
这些著名作品,并不是从“对景写生”中来,而是从“游观默写”中来,画家对景物的记忆、过滤、删减和再造起主要作用。古人说“九朽一罢”,即反复修改草图、突出构思的过程。当代画家都有西式写生训练的功夫,少有传统“游观默写”训练的功夫;多依靠对景写生及图像资料,少“九朽一罢”的构思历程,因而有必要补上这一课,提高深刻的构思能力。
写生与创作的主要区别,不在画幅大小,不在工写格体,也不全在对景与不对景,而在构思的准备与深浅。李可染曾一再强调写生即创作,但在晚年时又说脱离对景写生的“白纸对青天”是更高境界,承认存在超越对景写生的山水画创作。习惯了对景写生的人,可能不大习惯离开景物作画;但一个有担当的艺术家,不会终守习惯,而不去努力“更上一层楼”。
张彦正值经验丰富、精力充沛、创造力旺盛的年龄,有条件“更上一层楼”,升华境界。这需要从对“广”与“多”的追求转向对“深”与“精”的求索,需要对画法和风格进行适当的调整,也需要深化对人文景观和城市文化特性的认知等。中国正快速走向城市化,学术界讨论的问题,如城市要变成“物的牢笼”,还是“人的家园”,是“诗意栖居”之地,还是大众被剥夺了空间的地方,应该存留着丰富历史记忆,还是遗忘或拆毁历史记忆等,与山水风景画都有所联系。倾听一下这些声音,有益于开阔胸襟,扩展思考维度,也有益于增强对景观文化空间的感知。
——郎绍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员、博士后导师 /
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副院长
张彦作品预览
作者简介
雷小洲 Lei Xiao Zhou
1962年 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
1983年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1987年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并留校任教。
2000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二画室研究生同等学力班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城市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研究院理事。
路上的风景
我与小洲相交多年,他 1987 年留校任教,弹指之间,二十六年已过,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艺术而言,现在已呈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艺术家与作品的多样性,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所造就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与前代艺术家相比,新成长起来的艺术家非常敏感,他们对图式、图像以及对绘画的理解,有一种更广泛层面上的涉猎。
但是,选择多了,难免令人眼花缭乱,当下的艺术就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许多艺术作品哗众取宠,一味地迎合市场,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喧嚣一阵子就消失无踪。而向来低调的雷小洲这次却一次拿出数十张写生作品,有如一阵清新的微风,令人耳目一新。
雷小洲的这一批作品尺幅都很小,是他去年从开平到俄罗斯一路写生而留下的画作。开平的画作颇有意思,不同的街景之间,一幕幕市井生活呈现出来,这样生动的街头即景,不把握那一瞬间的感动,很难形诸笔下。
但我更关注的是俄罗斯的风景写生。新中国之后的油画教学体系基本是从俄罗斯学习而来的,由于信息的匮乏和时代的特殊,稍微年长一点的油画家接触最多的作品都是俄罗斯油画,对于俄罗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雷小洲很明显也不例外。他的这批作品很明显是他行走于路上的时候,触景生情,迅速落笔成画,画幅虽小,但却丰富而完整。圣彼得堡的教堂,涅瓦河的大桥,列宾美术学院的后院,都笼罩在一种清透的空气里面,很神秘却又很亲切,情境交融而又质朴生动。
在艺术之路上的求索自然是永无止境的,雷小洲的这一批作品却让我感动。路上的风景看似平常,却是最难捕捉的平常,最需用心的平常。
——郭润文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 硕士研究生导师
雷小洲作品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