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时间:2019-12-17 11:15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12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篆刻实践在上海云间美术馆举行。海上知名篆刻家、上海文史馆馆员费名瑶在7小时左右完成了红楼梦128人物人名印的现场篆刻,显示了他深厚的急就章篆刻功力。刻好的印被依次当场钤在事先准备的一幅手卷上,卷首是由著名书画家陈佩秋题写的“一日之跡”。


篆刻家中真正能够刻急就章的人不多,刻得又好又快的人更少。作为一名71岁高龄的长者,连续篆刻7小时,不仅考验艺术家的造诣,更考验他的体力和耐力,他是如何完成这一过程的?

7小时,128方红楼梦人物章

费名瑶是海上知名篆刻家,上海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他生于1948年,而今已是满头银发,他是篆刻界唯数不多的左手匠,只见他右手握印石,左手执刻刀,刻刀在涂满墨的印面上轻拉几根线,就开始上手刻,几分钟不到便完成一个。

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篆刻现场

昨天上午9时一刻,费名瑶正式开始现场篆刻。待到第128方即最后一方印完工,时间已接近晚上7点,整整历时10小时,除开中间休息、调整身姿、与来宾寒暄的时间,实际用时7小时左右。现场,费名瑶一边刻印,他的学生就将刻好的印钤在事先准备好的手卷上,卷首是陈佩秋先生题写的“一日之跡”,其后是128个人名,加上题目和边款,钤了满满130个格子。

他的学生陆晞明说,费老师创作完成后,状态还非常好。自己一开始其实是反对老师这么做的,担心老师年纪大会比较受累。费名瑶事后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他刻到第60方印后,感觉比较累,眼睛都有点花,调整了下状态,后面反而越刻越顺了。

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陈佩秋题写的“一日之跡”

谈及此次活动的缘起,费名瑶说,著名连环画家钱笑呆的儿子钱尔成是他多年好友,他最近完成了一幅《红楼梦人物》长卷,描绘了128位红楼梦中人,于是就产生了为这128位人物治印的想法。

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费名瑶篆刻的128方《红楼梦》人物印(局部)

“一方面我自己也在创作作品,多年前我曾在4个小时之内完成了60方《水浒》人物印,当时叫了几个学生,在书房里给他们做示范,但没有留下什么资料;第二也是为了给我的学生做急就章的示范。他们工细这一路学得比较可以了,我想让他们胆子大一点,可以尝试刻刻急就章,提升他们的刻印能力。”

2014年,费名瑶曾完成北京APEC会议习主席宴请各国元首菜单上使用的21枚吉语印;也曾为画家徐有武所作《水浒》长卷刻108将216方印,但是128方印一天内完成,于费名瑶也是初次尝试。“我想挑战一下自己。”费名瑶说。

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费名瑶接受“澎湃新闻”直播采访

倚马可待“急就章”

篆刻家中真正能够刻急就章的人不多,刻得又好又快的人更少。费名瑶刻白文就像探囊取物,三五分钟就能刻成一个,而且可以连续不断。他是如何做到的?

“费老师刻白文一律不打印稿,他用墨把印面涂黑,然后以刀代笔。”一旁费老师的弟子陆晞明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费名瑶说,“一般人刻印的步骤,得先按照印面的形状、大小设计印稿,印刻得慢主要慢在章法的安排上。想不出怎么安排章法,印稿打来打去,有时候费时几个月才刻好一方印。我因为熟能生巧,碰到的情况多,积累得多,一看到字就开始在脑子里布局了。所以我刻急就章是非常快,几分钟就是一个。”

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费名瑶在篆刻《红楼梦》人物印

原来费名瑶学习篆刻艺术并没有师承,他小时候是在祖父费若萱先生的启蒙下开始研习篆刻,之后就全凭自己摸索,所以他自从学会篆刻开始,白文就从来不打稿,已成习惯。

费名瑶回忆说,30多岁的时候他曾去拜访篆刻家前辈单晓天,见单先生正在印石上撰写印稿,当时年纪轻,不懂事,竟脱口而出“单老师你刻白文怎么要写字的?”单先生回答说,先生是这样教的。“单先生的老师是邓散木,老师说要打稿,他一直是打稿的。我又问,我刻白文不写字,不知道可不可以?单先生说,不写字也可以,有时反而会有天趣。但刻多字印不写印稿就很难处理得好了。”

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费名瑶刻 西湖三十景印章

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费名瑶刻季羡林《泰山颂》

“我后来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多字印不行?我还是坚持我自己,从5个字的印到7个字的印,到十几个字的印,到几十个字的印,最后刻季羡林先生的《泰山颂》,八公分见方,160个字的大印,我全没打稿。”费名瑶说。

从徐三庚到吴昌硕,追求朴茂厚实的艺术风格

刻印不打印稿,费名瑶说起来轻描淡写,实则最考验篆刻家布局和章法的功力。对于章法布局,在早年的学习过程中,徐三庚对费名瑶影响颇大。

“我10岁时,祖父已经60岁了,因为祖父身体不大好,所以也没精力教的更深,我只能在自己所能找到的资料中吸取养分。在当时能看到的篆刻家里,我最喜欢徐三庚。他的印章法好,疏密有致,潇洒飘逸。”

“学了徐三庚一路以后,对我的章法启发很大,因为他就是大疏大密,篆刻里面很重要的一句话是‘宽可走马,密不容针’。我牢牢记住这一点,所以我刻的印,基本可以把每个字都能留出白,总体疏白安排得很好。”费名瑶说。

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费名瑶印痕 (左)谢稚柳题 

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费名瑶为陈佩秋先生刻的部分印章

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在费名瑶书房,陈佩秋先生仔细翻阅费名瑶《游刃金石》书稿

谈及他的布局心得,费名瑶说,“很多人刻印就是把印章刻刻满,如果不满的话再弯几弯,这样的印很没看头。所以我对于章法特别重视。日积月累,加上熟能生巧,手又听话,拿起刀就能刻,一点都没问题。”

“布局像一杆秤,这边笔画很多,那边太少,肯定不行。这时候就要动动脑筋,如果这一边笔画很多,但是你能够把它空出来,那就能平衡。”费名瑶说。

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费名瑶为冯其庸刻《瓜翁墨禅》

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二钧汝堂(印章原大2.8cm)

七小时刻128方红楼人物印,费名瑶的“一日之迹”

费名瑶为北京画院王明明所刻部分印章

除了章法,费名瑶在刻印的刀法上也独具一格。费名瑶说,书法运笔以中锋为主,篆刻是以刀代笔,无所谓锋。但是对比吴昌硕和齐白石两位大家的风格可以发现,吴昌硕的图章厚实、朴茂,有石鼓文的感觉。齐白石的刀法看上去也很厉害,细看之下不及吴昌硕,略为单薄,什么道理?因为他是偏锋,一刀下去,力度很大,刻出的线条一边光一边毛,这在书法上就叫偏锋。“我分析了两位大家的艺术风格,就在思考我的路该怎么走?我偏好吴昌硕的那种朴茂和厚实,后来慢慢形成了一种自己的风格,一刀下去比较直,刀再左右摆动出来的线条可以做到两边都毛,比较厚实,速度又快,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上一篇:浙江传统年画“坚守者”:一板一刷重现年味光泽
下一篇:近50所高校在沪呈现当下美术教育现状与思考
资讯_艺术课堂 老师_艺术课堂 作品_艺术课堂 活动_艺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