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百年 | 21大家】新波的独创性和他艺术道路上的曲折

时间:2017-07-10 10:22    机构:北京思想者美术培训中心     点击分享

【广东美术百年 | 21大家】新波的独创性和他艺术道路上的曲折


黄新波

(1916—1980)

原名黄裕祥,笔名一工,广东台山人。擅长木刻、油画、文学等。1933 年认识鲁迅先生,听取关于木刻创作的教导。1949 年10 月任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委员会文艺处美术组组长,参加接管广东省、广州市艺术专科学校。历任广东省美术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代表作有《他并没有死去》《心曲》《卖血后》《横断南海》《年青人》以及鲁迅诗句组画等。出版有《新波木刻选集》《黄新波作品选集》《新波版画集》《春华散记》等。



新波的独创性和他艺术道路上的曲折 

迟 轲


1961年冬,经过了“大跃进”的灾难之后,意识形态方面开始宽松。新波邀了笃维、佐愚和我到从化温泉小住,写两篇提倡“双百”精神的文章。就是在那时,他把手印的刚刚完成的版画《年青人》赠送给我。一个沉思而满怀信心的少女,拿着笔在筹划着实现电气化和征服太空的远景。鲁迅说:“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全集》1卷:《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在新波看来,“宽阔光明的地方”就是消灭了贫困和愚昧的地方,是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地方。他讲过一个令人心酸的小故事。在那缺油无肉的大跃进年代,他在后院养的一只母鸡被人偷走了,而那位“小偷”却又在鸡笼里留下了拾圆钞票(五倍于鸡的市价)。30年后新波的理想才开始实现。所以我觉得,在许多知识分子中间,新波是一位具有非凡远见的艺术家。

1985年感恩节前,我曾到纽约州北部访问已故画家肯特的遗孀莎莉·肯特夫人。并且送给她新波木刻的印刷品。莎莉十分惊喜地说:“是受了肯特的一些影响,不过肯特的画更坚实强烈,而他的画更带有中国的韵味也更富于诗意。”



富于诗意的确是新波艺术的特征之一。我十多岁时第一次见到新波的版画,是一幅《鲁迅先生的葬礼》(1936)。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在默悼的人群上方是用不同粗细的排线组成的流动着的云层和一弯残月,给人以异常强大的情绪上的感染:哀伤、悲痛、迷茫无依……


鲁迅遗容    黄新波

版画    9cm×12cm

1936年

广东美术馆藏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鲁迅是最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家和艺术家。30年代前后当他为木刻青年们提供借鉴时,不但要他们注意民族传统(民间花纸、文学插图、笺谱),而更多地是介绍了当代西方新的风格和方法。(珂罗惠支、麦绥莱勒、梅斐尔德、毕亚兹莱和“十月”初期的“新俄木刻”)其中包括有“表现主义的”,“象征主义”和装饰性的,以及近于“立方主义”和半抽象的(“新俄木刻”,“近代木刻”)。鲁迅不是从猎奇或赶时髦来介绍这些流派,而是他的确从审美鉴赏的方面认识到这些流派中含有足资借鉴的新的养分。新波则是他所指导过的木刻青年中更倾向于“拿来主义”的艺术家。


黄新波和他的油画,1947 年,香港


新波1935年以前的木刻,带有较多模仿西方某些画家的痕迹(梅斐尔德、法复尔斯基、科拉夫兼珂),而后来他融和了墨西哥革命画家利维拉(D.Rivera)和奥罗兹科(J.Orozco)的粗犷朴厚和夸张变形的造型以及象征性的语言,还有美国版画家肯特(R.Kent)的均齐的排线和单纯的构图而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木刻风格。


怒向刀丛觅小诗    黄新波

版画    30.5cm×45.5cm

1974年

广东美术馆藏


1941年为悼念新四军牺牲烈士而作的《他并没有死去》,可以说是奠定了新波艺术风格的代表之作:被黄土掩埋了的尸体伸出来一只脚,(好像战士还会随时站起来)。从土里伸出的左手紧握枪支,刺刀上挂着一本闪光的书——真理的光芒不会息灭,战斗不会停止,牺牲的烈士也就并未死亡。这样巨大而又复杂的思想内容,用叙事性的写实性的绘画是根本无法表现的,而新波则用寓意和象征的形象(甚至带有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意味)以明晰的逻辑和独特的构图,表现了这一深刻的主题。


太阳从我们手中升起    黄新波

版画    78cm×53.5cm

1962年


新波的本性,是一位诗人和哲学家,(他读书的范围是非常广博的),他要在有限画面上表达浓厚的诗情和深湛的哲理,就不能不采取他所运用的艺术语言。这正是他的艺术的独创之处。


年青人    黄新波

版画    41.9cm×31.7cm

1961年

广东美术馆藏


40年代末,新波在香港从事地下工作而生计又是十分艰难的时期,创作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品。其中,版画《码头》可以作为代表:画面左侧是“顶天立地”的半个工人的脸,一只大眼里充满失望的愤怒:右侧是刻划精致的砖墙,与工人的半张脸构成美丽的对比。中间可见远方的海湾工厂和一些不胜重负的童工。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新波画了相当数量的油画。汲取了墨西哥壁画的装饰风与表现派的夸张变形。而大多是近于的青灰色调,其中《都市的人》表现夫妇二人无言相对的痛苦神色,背景上正有人投海自杀;《晨》则描绘小职员和童工匆忙上班时紧张而麻木的情态。这些油画我只在一次小型展览上见过几幅,好像也从未发表过。


控诉    黄新波

版画    24.5cm×33cm

1947年

广东美术馆藏


据蒙田兄回忆,1948年香港“人间画会”的激进的同志们,曾开过一次会,批评新波的油画具有“形式主义”倾向。虽然新波当时并不能同意这类批评,并且继续画他的油画。(香港《美术家》总43号。黄蒙田:《新波的油画》)但毕竟对他的艺术思想和方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解放后,一直到50年代后期,由于在延安文艺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主流的理解上,存在简单化错误的倾向,致使新波在艺术的方法风格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或是处于犹豫不定的状态中。这时,他创作了年青的海军给小学生讲课的《是战士又是教师》(1954);以及海上的渔民卧在舱底谛听鱼群的富于“情节性”的《浪里渔声》(1955)。“情节”还是有意思的,但作为版画却没什么魅力。这一阶段的作品,大多失去了新波独有的艺术面貌;失去了它的富于哲理性的深刻的构思,它的强有力的形式感传达出来丰富的感情。


卖血后    黄新波

版画    34cm×22cm

1948年

广东美术馆藏


我想,未必是有人直接批评过新波或给过他什么压力(他是一个不怕压力的人)。但新波是一个忠诚的党员,他觉得应该追随“主流”的趋势,而且一顶“形式主义”的帽子,是可能涉及政治性问题的。

延安时代的文学艺术,是中国现代文艺的辉煌成果,(近两年我出的研究生入学试题中,都要求回答延安时代的文艺作品,但能答对的人不到三分之一!)但,不可以用这一“主流”排斥其他的艺术方法、风格和艺术家独有的特长。对此,研究现代文学艺术史的人是应该进行反思和辨析的。


他并没有死去    黄新波

版画    13.5cm×17.5cm

1941年

广东美术馆藏


但,经过历次“运动”之后,新波反而明确地意识到,他应该发挥自己艺术语言的长处,他的独创性的艺术是有益于人民社会的。《年青人》(1961)可以说是他艺术道路“回归”的一个转折。接着完成了可以作为他杰出代表之作的《太阳从我们手中升起》(1962):美丽的非洲的青年妇女,背着枪支,把“大地”和初升的太阳用双手捧在胸前——她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生命自由和光明。抽象的观念在思维领域中当然较之个别的实物更富于概括性,更深刻。但抽象观念不能成为艺术。新波的才能在于他能够运用借喻、寓意、象征的手法和鲜明有力的造型形式,把抽象的观念清晰无误地传达给观众,使他们获得审美的愉悦。


都市的人    黄新波

油画    73cm×56.5cm

1946年


种子    黄新波

油画    61cm×69.5cm

1947年


文革期间他也吃尽了苦头。林彪事件后,为了表示“落实政策”给了他“广东人艺”副主任的职位。他却从不上班,他向军代表说,每挤一次公交车都会掉几个扣子,要是天天来上班,就没衣服穿了。在他看来“四人帮”根本不能代表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而是一伙反动派。他依据鲁迅诗意所作《归忆江天发浩歌》(1975)就是针对“四人帮”的:埋在雨花台下的断戟又被人民的巨手举了起来,人民的力量是压不下去的,远方黯淡的残月和石头城,象征着“四人帮”的日子已经不长了。


春华长艳    黄新波

版画    55cm×36.5cm

1977年

广东美术馆藏


四凶覆灭以后,尽管新波的身体很差,他却创作了充满了乐观精神,形式上更考究、更富于幻想性的《巡天赏地》、《月夜棒槌岛》(1978)等精美的版画。

他是一位内心仁厚,刚直不阿的领导者,一个富于人道精神,感情丰富的艺术家。他常常思考的不是一时一地的问题,而是整个民族甚而是整个人类的问题。



选自《广东百年美术理论文集》


上一篇:【广东美术百年 | 21大家】大道之道——赖少其绘画艺术概论
下一篇:来自岛国的怪咖插画师keigo,居然被这诡异的画风各种戳中笑点
资讯_艺术课堂 老师_艺术课堂 作品_艺术课堂 活动_艺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