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18 11:20 我学我网 点击分享
195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曾在北京故宫承乾宫举办“齐白石绘画展览会”,展出作品121件。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今天从北京故宫获悉,时隔64年,7月18日,由故宫博物院与北京画院合作举办的“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在故宫午门和西雁翅楼展厅开展。展览从两家机构珍藏的齐白石艺术中精选出200余件绘画、篆刻、文献作品,以“天道酬勤”“扶梦还乡”“老当益壮”“白石篆字”四个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齐白石的艺术世界。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今天上午的开幕式上说,今年适逢故宫博物院在文华殿书画馆举办“铁笔生花——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这也是首次迎来“南吴北齐”的共同亮相。
知名齐白石研究学者郎绍君说,白石老人笔下的自然景物,不是寄寓愤世嫉俗、怀才不遇的情感,不是表示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人格,而是在写他的记忆、怀念,记述他自己的心声,一朵花、一座小山,并不是象征什么,但画面背后有一种动人的让我们难以割舍的、非常人性的东西。”
展览现场的齐白石篆印模型
故宫展览现场
齐白石作画老照片
北京故宫,甫一进入午门展厅,触目即是一幅巨大的白石篆印模型与白石老人头像。
齐白石老人是20世纪中国艺术集大成者。诗书画印,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无一不能,老人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世界和平奖”、“北京画院名誉院长”等。
老人1864年出生湖南,曾是乡里匠人,痴迷艺术,绘画方面博采徐渭、八大、吴昌硕之长,融前人精粹,取民风自然,独树一帜。篆刻开宗立派,书法卓尔不群,诗词诙谐有趣、自然天成。山水人物构图奇特、不落俗套。花鸟鱼虫水墨淋漓、生动传神。在灿若星河的艺术史上,诗书画印都取得非凡成就者,画笔直面民间成为“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老人当之无愧。
齐白石一生作画,巧夺天趣,融人生智慧于其中。晚年的他,常喜以“清平福来”为题,画老翁持瓶,蝙蝠展翅,来传达自己对安定、祥和生活的期许。如今,国泰民安,正是“清平福来”之景。今夏,故宫博物院的“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午门展厅的展览将持续至8月12日,西雁翅楼展厅部分将展出至10月8日)与北京画院美术馆的“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蕴之二”(展期为7月20日—9月23日)将共同掀起一场齐白石的艺术热浪。
展览现场
知名书画理论家郎绍君先生认为,齐白石绘画的题材,在历代中国画家中几乎是最丰富的,“我曾经作过一个统计,包括花草类、蔬果类、鱼虫类、禽鸟类、家畜类、工具什物类、人物鬼神类、具名山水风景类,每类最少的十几种,最多六七十种。他自己说过‘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农村的一切,几乎没有他不能画、未曾画过的。他描绘他的经验世界,不是一个幻想世界。所以我们感到他的画更亲切,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渗透着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和宇宙观。比如他常画的灯蛾图,描绘油灯下,飞来一只灯蛾。在题跋中说,飞蛾你别扑火,扑了火可没法救你。有时又题‘儿辈有仁心者予以此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一种爱,一种亲近、和平相处的态度。他笔下的自然景物,不是寄寓愤世嫉俗、怀才不遇的情感,不是表示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人格,而是在写他的记忆、怀念,记述他自己的心声,一朵花、一座小山,并不是象征什么,但画面背后有一种动人的让我们难以割舍的、非常人性的东西。”
故宫展览现场的齐白石草虫作品(局部)
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大会将“国际和平奖”授予年过九旬的老艺术家齐白石。白石老人在颁奖仪式的答词中说道:“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此花费了我毕生的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民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
齐白石,《工虫画册精品之豇豆螳螂》,北京画院藏
在齐白石的作品中,总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命力,无论是虬曲的线条还是明艳的色彩,都在诉说着白石老人胸怀的那份大爱与真情。他画家乡风物寄托对故土山河的思念,画微微草虫寄情对弱小生命的爱怜。他将心中真诚而炙热的情感,聚于腕下,凝于笔端,抒写为画,歌咏为诗,唱诵给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展览展出了齐白石获得的“国际和平奖”证书与奖章、“人民艺术家”奖状等珍贵文献,白石老人与周总理的合影等历史照片,还有画家为毛主席创作的《益寿延年》,为祈愿世界和平创作的《和平》《清平福来》等作品,呈现了老人荣誉满载的一生,以及他对“和平”一词的深刻理解。
齐白石,《益寿延年菊花图》,故宫博物院藏
齐白石,《和平鸽图》,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刻有一方印章,名为“要知天道酬勤”。这不仅是他对自己的劝勉,更一语道出了这位艺术大师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勤奋。而勤奋背后的原委,想必是老人对艺术的一份挚爱。
齐白石,《牡丹》,故宫博物院藏
齐白石广习前人笔墨,又以“饿死京华,君等勿怜”的决心进行“衰年变法”。在师法青藤、白阳、八大、石涛的基础上,开始注重学习赵之谦、吴昌硕等海派画家的长处。历经十年,终自创一格,开“红花墨叶”一派,作品之丰,无人能出其右。
齐白石,《南瓜》题跋,北京画院藏
关于齐白石的勤奋,或许可以从本次展出作品《南瓜》轴的题跋中读出些许意味:“昨日大风,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足之,不教一日闲过也。”据他的学生回忆,齐白石一生作画不歇,仅有两日辍笔,一日乃其母过世,一日便是这大风之日。
齐白石,《虾》,北京画院藏
众人皆知白石老人擅长画虾,却不知他为了画好虾游走时的神态,花费了多少心力。为此,展览特别挑选出齐白石不同时期画虾的变化,观众可以从中体味画家创作时的良苦用心。
古人云,“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齐白石确属厚积薄发、大器晚成之人,暮年的他犹爱“老当益壮”这一题材,立志老而不颓,衰而不废。即使晚年目力减退,仍笔耕不辍,因此成为同时代画家中,艺术造诣与地位最高之人。
齐白石,《鲤鱼争变化》,北京画院藏
他画《鲤鱼争变化》表现力争上游,不画鱼而绘青蛙,以蝌蚪变青蛙暗喻鲤鱼跃龙门化身为龙,妙趣横生。他画《寿桃》,寓民间吉祥于文人意趣,用笔老辣,敷色厚重,将金石入画的拙味与喜闻乐见的通俗结合地恰到好处,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齐白石,“三百石印富翁”印文,北京画院藏
白石老人自号“三百石印富翁”,但其治印数量绝对不止于此。北京画院从收藏的三百方印石中挑选了102方用以呈现“白石篆字”的成就。他刻“大匠之门”不忘自己木匠出身,以匠人精神淬炼心性,终其一生成就艺路。他刻“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年登耄耋仍自食其力,不肯过坐享其成的安逸生活。这些印文就像是齐白石心相的写照,带着我们一步步走近他的内心。
齐白石,“大匠之门”印文,北京画院藏
(注:本文文图由故宫博物院提供,部分出自“微故宫”)
延伸阅读|
郎绍君:齐白石成为艺术大师,岂是偶然?
齐白石的人生就是他的艺术人生,或者说,是他的人生和艺术的关系。如他和20世纪政治文化思潮的关系,他和宗教的关系;他的师友和交往,他的家庭生活,他的游历写生等等,他能够成为一个艺术大师,和这些都有密切的关联。
不过,限于时间,我只能谈几个方面。白石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他被称为“优秀人民艺术家”,获得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被评为1963年度的国际文化名人。齐白石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声誉,前苏联、捷克、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都有介绍或研究他的著述。国内出版过《齐白石全集》和大量画集,还有各种各样的专题文字。齐白石的展览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齐白石的画雅俗共赏,画界喜欢,文化界喜欢,老百姓也喜欢。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接受他。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其实,齐白石幼时只跟着他的外祖父上过半年村塾,因为家里贫穷而辍学,在家里放牛、放猪、打草。14岁学木匠,开始学粗木作,后来学细木作,雕刻花床和各种家具,19岁出师,成为一个走村串户的木匠师傅。一直到27岁,才有机会拜师学诗学画,这个老师姓胡,名沁园,是湘潭本地的士绅,能诗能画,又是个爱才的伯乐。在胡先生的帮助下,齐白石从一个雕花木匠成长为一个民间画师。胡家为子弟请了一位姓陈的家教,也顺带教齐白石念书。这位教师因材施教,一开始就让白石读《唐诗三百首》,遇到不认的字,就拿白字来注。齐白石很快就把《唐诗三百首》从头到尾背下来了。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又开始学作诗,而且出语不俗。在胡家,他又认识了不少年龄相近的士绅子弟,成为朋友,这些朋友也热心教他读书、刻印、写信,大家还组织了一个诗社,白石最年长,被推为社长。40岁至48岁间,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六出六归,游历了许多地方,并用卖画刻印和当家教挣的钱养家,还买了地盖了房。回家以后,他很满足自己的生活,决定不再外出,在家敬孝父母、养儿育女,终老家乡。
1916年,中国发生了军阀战争,湘潭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交通要线上。加上自然灾害,土匪四起。他的半文人、半农民的安定生活被搅乱了。他受到绑票的威胁,到深山的亲戚家躲了一段时间,这时候,他在西安认识的著名诗人樊增祥来信劝他到北京谋生。1917年春,他来到北京,试着挂笔单卖字卖画,认识了著名画家陈师曾。1919年,他正式定居北京。最初几年,他没有名气,穿衣说话都很土气,卖画生意不好,生活非常困难,在南城租居寺庙多年。在好友陈师增的支持下,他开始“衰年变法”,历经十年,到1927年即65岁前后,他在画坛有了地位,还被北京艺专聘为中国画教授。从65岁一直到97岁,30多年里,他始终处在艺术高峰期。他身体非常好,30年当中只生过两次比较大的病,其他的时间都在家中静心作画刻印。他的声名愈来愈大,靠的是作品的质量,不像现在许多人靠的是媒体宣传,市场炒作。当下的艺术家,画得好不一定享大名,享大名的不一定就画得好。如果一个画家天天在电视的黄金时间露面,说他是“大师”,他很快就可以出名。在齐白石那个年代,买画卖画只能到琉璃厂古董店,还没有炒作这一招。当然,那时有报纸可以作广告,但他从不找人写文章宣传自己。他的成功是寂寞耕耘出来的。
齐白石作画
齐白石主要生活在社会改革和革命最为激烈的20世纪。但从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到解放后的各大政治运动,他都没有介入,他始终保持着单纯的画家身份,站在这些潮流之外。他认为自己以画谋生,就和农民种地的一样,是“白头一饱自经营”。他还有两句诗,说“谁寇谁王谁管得,庶民无难即君恩”,对于他这样的百姓来说,谁是贼、谁是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受难、能过太平日子就好。他晚年老喜欢写一个条幅,曰“已卜余年享太平”。意思是说我已经做了占卜,余年会享受太平。他经历了太多的不太平,期盼着晚年过和平的日子,别无他求。他也不参加各类画会,他有两方章曰“一切画会无能加入”“寡交因是非”。
20世纪艺术界非常活跃,画家成立各种协会、画会,办杂志与学校,与社会勾通。齐白石只在解放后参加了中国美协。解放后他被选为中国美协的主席,正如选他当人大代表一样,是给他的一种荣誉,是挂名的。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他受到了很多政治人物的关心,1905年游广西时,他的湖南老乡黄兴正化装成一个和尚避难,经常去看他画画;蔡锷将军在广西训练新军的时候,也认识了他,想请他教那些战士学点画。但他拒绝了,怕招来事端。他年轻时的同乡、同门,许多人参加了辛亥革命,参加了“五·四”运动,参加了共产党或国民党,他也跟他们交往,但他从不过问他们的政治。譬如,他跟杨度是同乡,又同是王湘绮的弟子,非常熟悉要好,但他对杨度的政治活动并无兴趣,也从不过问。他和曹锟也有交往,那时曹锟是直豫皖巡阅使,驻守保定,经朋友夏寿田介绍,为曹作画,但他不过是以画挣钱而已。1946年,国民党要员张道藩以中华全国美术会委员长的身份请白石老人到南京上海开展览,展览期间赶上召开国大,蒋介石接见了齐白石,邀请他做国大代表,他拒绝了。49年以后,他跟毛泽东、周总理、陈毅等国家领导人也有交往,毛泽东跟他是同乡,常派人去看他,他以刻章作画表示感谢。在齐白石看来,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是英雄人物,他前后送蒋介石和毛泽东的画,都是一只雄鹰。当然,齐白石对新中国充满了希望,尤其感激周总理对他的关怀。周总理多次去看他,派人给他修房子,为他祝寿,甚至安排每周曲园饭店为他作湖南风味的菜。他和家人都有一种感恩的心情。
齐白石画作
齐白石活了97岁,画画的时间非常多,不像现在的一些画家,兼着官职和行政工作,参加大量的社会活动,把很多时间用在“画外功夫”上。1926年后,齐白石一直住在跨车胡同15号,大门常关,非亲朋好友不见。有人敲门,他有时自己先从门缝里看是否认得,如果不认得就不开。晚年耳聋眼花,有时也会把熟人拒之门外。他在一篇序文中说“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禄,方可从事于画。”又有诗句曰“寒夜孤灯砚一方”。总之,他过着相对单纯、寂寞的艺术生活,付出的是长久而艰苦的劳动。齐白石成为一代大师,岂是偶然的!
在齐白石生活的年代,中国已有数亿农民,像他那样的农村艺匠也很多,为什么唯独齐白石成为中国画大师?他有什么特殊的机遇?特殊的条件?这是一个有意思但并不易回答的话题。齐白石前半生,在画画方面没有遇到什么名师,他也没有家学,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农民。他有天赋,一是记忆力好,有很强的视觉感受能力,形象的记忆能力特别强。他还有一种消化、变化能力,有主见,无论是他多喜欢、多崇拜的画家,他能学也能放,想变就变,绝不跟着一个画家学到底。当初随胡沁园学工笔花鸟,他就觉得自己不合适这种像绣花式的画法。不久,他转向写意画,最后变成大写意。他好像能本能地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不强迫自己做不喜欢、他觉得做不太成的事情。当然,不是说画家的任意一定就好,一定就会成功。有的人可能适合画工笔,但他非要画大写意,最后画不成。一个艺术家,选择什么题材什么风格,跟他的个性要相契合,否则难以获得大的成功。再一点,是齐白石的用功和认真。他用功和认真是超过人们想象的。他的孙子齐佛来记述一个故事,说他做木匠的时候,当地上宝山的一个道观,想请人刻一个五寸长、五分宽、雕有二龙戏珠的插香板,请了很木匠都没有雕成。刚出师不久的齐白石听说以后就想去试试,他的师傅再三劝阻,他不听,还是把活接了,做了多次都失败了,但他不灰心,反复修改图样与工具,最后还是做成了。他有这么一股拚劲,而且是巧拚,凭着智慧和技术拚。齐白石最初学画是20岁时,他在一个主顾家里借了一套乾隆年版的彩色《芥子园画谱》,他拿一种薄竹纸勾摹下来,后来又根据摹本反复临摹,终于获得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再如他的虾画得好,不仅生动逼真,而且有精湛的笔墨表现。中国画用笔出自书法,要求笔墨的妙处,笔墨的技巧与精神。又要在造型上像,又要有独立的笔墨表现,非常困难。他最早画虾是临摹别人,后来以写生求变。他的画案上总是摆着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草虾,他天天观察,观察到烂熟于心;开始时画得不很像,后来变得很像,甚至有几根虾须,几个腿,都与真的一样。但虾壳不透明,到后来画的壳透明了,感觉壳是壳,壳里面还有虾肉,再后来,减少了虾须,减少了虾腿,感觉更像、更神似,笔墨也更精彩了。这就是由不似到似,由似再到不似,最后达到不似之似、笔精墨妙的化境。看起来来比真的还好看,因为有笔墨,真虾是没有笔墨的。
齐白石作品
齐白石有首诗写他自己在北京的生活:“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说他像牛一样在砚田里耕耘。还有诗句说“世人休骂我,我是画中癫”。癫就是疯癫,说自己是画疯子。齐白石说自己有三个朋友,一是“诗书寂寞友”,二“草莽患难友”,三是“笔砚生死友”。其中笔砚是他最多最久的朋友。齐白石一生作画,数以万计,大都是很认真的,尤其是晚年,以行笔慢为特点,李可染说他不认识齐白石的时候,常看见画上有“白石老人一挥”的题字,以为他画得很快,后来他拜师齐白石,才发现老人作画,要反复对纸思考比划,行笔也非常慢,并说他从师齐白石十年,主要是学会了一个“慢”字。当然,“慢”与“快”是一种特点,并非衡量画家和作品的标准,齐白石的慢,主要体现了他的认真,他的天才方式。天才的标志之一,是他们做事情的特别投入,三心二意肯定做不好任何事情,艺术创作尤其是这样,要有一种投入精神和态度。所谓“画中癫”,也是一种投入,特别的投入。齐白石画画时不愿意别人去打扰他,不喜欢当众表演,就是要保持这种投入。现在很多画家多参加笔会,喜欢当众表演,把中国画变成一种表演艺术,不是好现象。不是说不能当众作画,而是说不能心浮气躁,哗众取宠。
齐白石成为大师不全是靠个人奋斗,他也有得到了社会环境与外界力量的支持,没有这种支持,他是不可能获此成就的。他年轻时,得到了胡沁园的大力提携和教导,不仅教他画画、写字,让他在自己家里住着,请家庭教师教他学习诗文,还帮他请肖像画老师,帮助他以卖画养家,过年过节还要接济他,这真是一种无私奉献。通过胡沁园,他逐渐进入了湘潭地方的士绅文化圈,当地的大家望族除胡家外,还有黎家、罗家等,都接纳他,支持他。胡家是宋代胡安国的后人,大望族。黎家也有世代为官者,20世纪出了很多人才,如著名的语言学家黎锦熙,著名的音乐家黎锦晖等。黎锦熙、锦晖的父亲黎松安是齐白石的同辈朋友,对齐白石有过多方面的帮助。齐白石最初连书信也写不了,他的另一个好友、胡沁园的外甥黎丹等让他造花笺,把他锁在屋子里,有事不能说话只能写信,逼着他学写信,然后帮助他修改。齐白石还参加了他们组织的龙山诗社,还因为年长被选为社长。齐白石好强,他就跟大家学作诗,学刻印。他和这些朋友的友谊,保持了一生。富家子弟写字刻印是为了一种修养,一种娱乐,齐白石却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爱好。最初教他刻章的黎松安因为担心刻印对眼睛不好,半途而废,没有成为篆刻家,齐白石却成为二十世纪篆刻大师。齐白石后来就说,为什么我成功,我的老师没成功呢?因为我穷,我逮着什么就入迷什么,做一件事情,我要做好,而且我要做得跟你不一样。这就是说,有了社会的支持,齐白石才可能成功,但外力支持还需以内力为基础,没有个人的努力,也是不行的。
传统的中国社会,其维系不全是靠着国家的力量,也靠着社会的力量,包括民间社会的力量。那时候,乡村的许多事情,如社会的治安,道德宗教的维持,民事的纠纷,主要靠地方士绅、宗族及其它民间组织来解决。地方士绅办书院、学校,管理祠堂,主持种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一些史学家说中国过去有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乡村还有个“半社会”。齐白石正是在这个“半社会”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20世纪的社会革命把民间社会摧垮了,民间宗教被作为迷信被打掉了,宗族管理作为封建家长制被打掉了,信仰、家族、士绅都没有了,国家取代了社会的一切,所有问题都由政府的派出机关即国家权力机构解决。这是一种可怕的结果。在清末民初的动荡年代,社会还能培养出像齐白石那样的艺术家,这是可以深思的事情。具体到齐白石个人,当然有他的机遇,有他的偶然性,但如果失去了相应社会环境、社会力量的条件,恐怕连这种偶然性机会也没有了。齐白石遇见胡沁园、王湘绮是偶然,得到夏寿田、郭葆生、罗醒吾这些朋友的帮助得以远游,是偶然,樊攀山请他到北京谋生、在北京得识陈师曾、凌直支、林风眠、徐悲鸿等一大批文化人,是偶然和机遇,但没有那样的社会结构,只靠政府这一条路,还有这些偶然和机遇吗?
齐白石的艺术生活当然还包括他的家庭生活。他祖上是江苏砀山人,后来流落到湖南湘潭。他的祖父是个有见识的农民,好打抱不平。他的祖母和母亲都是家庭妇女,他的夫人陈春君是一个童养媳,长白石两岁。陈氏生三子二女,但三个儿子都比父亲去世早。其中三子齐子如,能诗善画,画草虫酷似其父,可以乱真。齐白石定居北京后,他的夫人没有跟来,留在家乡。他娶了一位如夫人胡宝珠。胡宝珠是四川丰都人,父亲是个篾匠,做竹器的,还有个弟弟。因为家里贫穷,她被卖到一个大户人家做丫头,再没有与家人见面。1919年,齐白石认识了这家的主人胡南湖,胡喜欢他的画,有一次他画篱豆花,胡南湖说你把它送给我,当赠一婢,给你磨墨拉纸,齐白石以为他开玩笑,说当真?他说当真。过了几天胡南湖领了一个18岁的女孩子,说这是我母亲收的义女,这就是胡宝珠。那一年,齐白石把她带回湘潭,由陈氏夫人作主聘为副室,在北京照顾齐白石的生活。1919年齐白石57岁,胡宝珠18岁。在齐白石晚年生活里,胡宝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齐白石无论到哪儿,她都陪着,即便是到艺专上课,她也要跟着照顾他。胡氏1943年逝世,相随25年中,生了四男三女。胡宝珠相随多年,渐渐懂画,能识别画之巧拙,还能作画。
齐白石孝亲慈幼,十分看重家庭的和美。即对于老人特别孝顺,对于妻子十分恩爱,对子女有深厚的感情。他小的时候,祖母总是把他背在背上,拿个草帽盖着他下地。他幼时放牛,祖母在牛脖子上拴了个铃铛,他赶着牛回来,老远就能听见,每天傍晚,祖母靠在门口等他,听到铃声,就赶紧回去做饭。白石老人曾反复写诗、画画来表现“祖母闻铃始喜欢”的情境。他祖母一百四十周年冥诞的时候,他从寺庙请了和尚到北京的家里颂经祝祷,还写了一篇充满感情的祷文。1926年他的父母去世,因为京汉线打仗,他回不去,就在北京家里设灵位,戴教跪吊。到30年代,他在北京有了名声地位,长子和老三都来到了北京生活,只有他的夫人在家乡。1933年,年过七旬的齐白石带着胡宝珠回乡,扫了祖坟,见了亲朋好友,临走没敢告诉他的夫人,怕她难过。他的儿孙、重孙数十人,他不仅要为他们挣衣食之资,有时还要给他们找工作,直到年过九旬,还坐着三轮车送画求人帮忙。他有一方章,曰“老为儿曹做马牛”。这种爱心和亲情,也反映到他的许多作品中,赋予作品以感人的温情和真爱。
齐白石的远游是从1902年到1909年。第一次是到西安,转年又从西安到了北京;第二次是1904年,他跟着王湘绮师游江西;第三次是1905年,友人汪颂年约他游桂林、阳朔。1906年-1909年间,他应友人郭葆生之邀,三次去广州、钦州,还游了香港和越南芒街。郭葆生当时任钦廉兵备道,是一个武官。他请齐白石教他如夫人学画,又请他为自己代笔作画,给他很优厚的报酬。这多次的远游,每每一住就是数月甚至更久,使他纵游名山大川,观察社会生活,画了很多稿本,每到一处,他都能得到看画、交友的机会,认识了许多名人,使他大开眼界,大开胸襟。譬如在天津看到了洋人对于中国人的欺压,从而对中国的现实有了新的认识;在上海搜集到一些前人画册,看了不少戏;在广东看到了革命党人的斗争生活,而外出的艰难、人情的炎凉等等,也都使他的思想、情感变得成熟,画了很多画,写了很多诗。古人说画家要走万里路,这走路不只是游山玩水,也是增加生活经验、艺术积累。齐白石能够从一个地方画家,变成一个全国性的画家,跟他这八年的远游有很大的关系。
齐白石居北京四十年,始终十分想家。一个在农村生活了数十年的人,不习惯大城市的生活,是很自然的。本来在远游之后,他只想终老家乡,而且在家乡置了房子和土地,有人给他耕种,过着半文人半农民的自在生活。他十分满意那种生活,不仅亲手做了许多家具,还用竹子做成水管,把山泉引到家里;还用从上海买的窗纱糊上窗户,防止苍蝇蚊子进屋。出门就是菜园,摘什么吃什么,屋后就是山,山上有树林,花香鸟语,朋友来了可以住几天,写诗作画。他到北京是不得已,大约十来年,他过着困顿的生活,只能租住寺院,还经常受到一些人的嘲笑和冷遇。北京有旧王爷,有晚清中过功名的人,留过洋的人,在齐白石面前都可以扬眉吐气。初到北京不久,他参加一个聚会,但没人搭理他,就愣愣地坐在那儿。幸亏梅兰芳看到他,热情而恭敬的打招呼寒暄,才给他挽回了面子。到30年代,齐白石有了地位,但总觉得都市生活有一种不安全感,一种孤独感。乡村社会是一个传统的社会,那里有血缘宗族的关系,重人情、重土地,有厚土重迁的传统。中国古代有很多思乡的诗,近现代中国人出了国也怀念家乡,老人要“落叶归根”。齐白石始终以作客的心理生活在北京。他的画落年款总是写“客京华多少多少年”。他还写了很多思乡的诗,刻了不少思乡的印章。比如他的闲章有“客久思乡”“客中月光亦照家山”,“望白云家山难捨”“故乡梨花此时开也”等等。诗就更多了。齐白石绘画的题材绝大部分取自家乡记忆。画松要画家乡的马尾松,画山水多画家乡的丘陵、河塘、柳溪、栢屋、游鸭等等。他有诗说“饱谙尘世味,犹觉菜根香”。意思是说,历经人世,还是觉得朴素的农村生活好。他说“过湖渡海几时休,哪有桃源随远游?行尽烟波家万里,能同患难只孤舟”。意思说,离了家就失去了桃源,就感到孤独。“强为北地风流客,寒夜孤灯砚一方”,寒夜孤灯,陪着他的只有一台砚台。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写法,而且他知道家乡也不是桃花源,但在他的想像中,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家乡还是最好。他曾经画过一张《白石老屋图》,题诗道:“老屋无尘风有声,删除草木省疑兵;画中大胆还家去,稚子雏孙出户迎。”在生活中不能回乡,在画中总是可以的吧。这是齐白石的一种内心生活。在他的画里,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到处是花香鸟语,是真正的桃花源。但他在诗里写的家乡记忆大多很痛苦。胡适读了他的诗文,感慨说这是“朴实的真美”。用画表达他的一种理想、向往、怀念,用诗直抒他的胸臆。这是齐白石艺术的奇特景观。
齐白石绘画的题材,在历代中国画家中几乎是最丰富的。我曾经作过一个统计,包括花草类、蔬果类、鱼虫类、禽鸟类、家畜类、工具什物类、人物鬼神类、具名山水风景类,每类最少的十几种,最多六七十种。他自己说过“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农村的一切,几乎没有他不能画、未曾画过的。他描绘他的经验世界,不是一个幻想世界。所以我们感到他的画更亲切,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渗透着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和宇宙观。比如他常画的灯蛾图,描绘油灯下,飞来一只灯蛾。在题跋中说,飞蛾你别扑火,扑了火可没法救你。有时又题“儿辈有仁心者予以此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一种爱,一种亲近、和平相处的态度。他笔下的自然景物,不是寄寓愤世嫉俗、怀才不遇的情感,不是表示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人格,而是在写他的记忆、怀念,记述他自己的心声,一朵花、一座小山,并不是象征什么,但画面背后有一种动人的让我们难以割舍的、非常人性的东西。